漾漾通仙穴,潺潺入故城。
晚来丘壑思,并为一渠声。
宋庠(九九六~一○六六),字公序,原名郊,入仕后改名庠。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后徙安州之安陆(今属湖北)。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进士,初仕襄州通判,召直史馆,歷三司户部判官、同修起居注、左正言、翰林学士、参知政事、枢密使,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深爲仁宗亲信。庆历三年(一○四三)因其子与匪人交结,出知河南府,徙知许州、河阳。不久召回任枢密使,与副使程戡不协,再出知郑州、相州。英宗即位,改知亳州,以司空致仕。治平三年卒,年七十一。謚元献。宋庠与其弟祁均以文学知名,有集四十四卷,已散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得宋庠诗文,编爲《元宪集》四十卷。事见王珪《华阳集》卷四八《宋元宪公神道碑》,《宋史》卷二八四有传。 宋庠诗,以武英殿聚珍版丛书《元宪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及诸书散见的宋庠诗,编定十四卷。另辑得集外诗七首,附于卷末。
《坐池上看水偶成五绝句》是宋代诗人宋庠创作的一首诗词。诗意表达了作者在池畔坐着,凝望水面上的倒影,并由此引发了对自然景观的思考和情感共鸣。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漾漾通仙穴,
水波潺潺入故城。
晚来思念丘壑,
心中只有一股涓涓之声。
通过细腻的描写手法,诗人将水波的动态和流动感传达出来。诗中的“仙穴”和“故城”是作者想象中的景点,水波在其中流淌,仿佛通向了神秘的仙境。这种景象引发了作者对世事的思考,晚上来临时,他不禁回忆起曾经游历过的山丘和山谷。在宁静的夜晚,他的心中只有一股缓慢的涓涓之声,这声音似乎具有一种超越现实的力量,使他沉浸在自然的美好之中。
这首诗词赏析了自然景观和人情思绪之间的联系。通过描述水波流动和声音的细微变化,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感悟。诗中融入了诗人对仙境和故城的遐想,展示了他对自然景观的深情追忆。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示了作者的感受,给人以静谧、悠远的感觉,同时也勾勒出了一幅凝重而富有想象力的诗意图景。
《坐池上看水偶成五绝句》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摹和对内心感受的表达,展现了宋庠独特的诗境和情感体验。这首诗词以简约的文字传递了深刻的思考和美好的意境,使读者沉浸在诗人的情感世界中,与自然和人文产生共鸣。
月华临霁雪,皓彩射貂裘。桂酒寒无醉,银笙冻不流。怀哉梁苑客,思作剡溪游。竟夕吟琼树,川途恨阻修。
吾亦爱吾贫,樵山采堕薪。百年双短鬓,九职一閒民。秋蔓花僧老,春泓酒毋淳。两生谁可致,此外不关身。
江湖心计不浅,翰墨风流有余。相期乃千载事,要须读五车书。
宝琢珊瑚山样瘦。缓髻轻拢,一朵云生袖。昨夜佳人初命偶。论情旋旋移相就。几叠鸳衾红浪皱。暗觉金钗,磔磔声相扣。一自楚台人梦后。凄凉暮雨沾裀绣。
异乡初见子文章,短至仍逢日吉良。下马入门知意重,芳华赠我愧情长。笔端风味谁能及,江上形容莫自伤。一线阳光真白壁,九衢春梦付黄粱。
夜半微雨湿,凌晨春草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