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衣初染远山青。
双丝云雁绫。
夜寒袖湿欲成冰。
都缘珠泪零。
情黯黯,闷腾腾。
身如秋后蝇。
若教随马逐郎行。
不辞多少程。
周邦彦(一○五六~一一二一),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神宗元丰六年(一○八三),献《汴都赋》,七年,爲太学正(《续资治通鑑长编》卷三四四)。出爲庐州教授。哲宗元祐八年(一○九三),知溧水县(《景定建康志》卷二七)。还爲国子监主簿。元符元年(一○九八),除正字(《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四九九)。徽宗即位,爲校书郎,迁考功员外郎,卫尉、宗正少卿,兼议礼局检讨。政和元年(一一一一),以直龙图阁知河中府(《宋会要辑稿》选举三三之二六),未赴。二年,改知隆德府,徙明州,入拜秘书监,进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未几,知顺昌府,徙处州。提举南京鸿庆宫。宣和三年卒,年六十六。周邦彦是宋着名词人,有词集《清真集》二十四卷。另有《清真杂着》三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已佚。事见《王观堂先生全集·清真先生遗事》。《东都事略》卷一一六、《咸淳临安志》卷六六、《宋史》卷四四四有传。周邦彦诗,据《永乐大典》、《岁时广记》等书所录,编爲一卷。
《醉桃源(大石)》是宋代诗人周邦彦的作品。下面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冬衣初染远山青。双丝云雁绫。夜寒袖湿欲成冰。都缘珠泪零。情黯黯,闷腾腾。身如秋后蝇。若教随马逐郎行。不辞多少程。
中文译文:
冬天的衣裳初染遥远山青。
丝绸薄纱隐约如云雁的羽毛。
夜晚的寒冷让袖口湿润欲结成冰。
这都是因为珠泪不断滴落。
情感黯淡、心情沉闷。
身体如同秋后的苍蝇。
如果有机会跟随着马儿追寻心仪的郎君。
无论走多远的路途,都不会推辞。
诗意和赏析:
《醉桃源(大石)》描绘了诗人内心中的忧愁和孤寂之情。诗的开头以冬天的景色作为背景,通过描述染上青色的远山和轻盈如云雁羽毛的双丝绸织品,展现了冬日的寒冷和凄凉。接下来,诗人用夜晚的寒冷让袖口湿润欲结冰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悲伤和痛苦,这种情感源于珠泪不断滴落,暗示了诗人心中的失望和离别之痛。
诗中的“情黯黯,闷腾腾”以及“身如秋后蝇”这些形象的描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内心的郁闷和孤独。最后两句“若教随马逐郎行,不辞多少程”,表达了诗人对于与心仪的郎君相伴而行的渴望,不论路途多远,都不会推辞。这种坚定而执着的态度,展示了诗人对于爱情的追求和执着。
整首诗运用了冬天的景色和寒冷的气候,以及诗人内心的忧愁和孤寂,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和对离别的痛苦的深刻感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独特的意象,诗人成功地将自己的情感与自然景色相融合,使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了浓厚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整体上,这首诗词既具有宋代诗人的典型风格,又展现了周邦彦独特的感受和表达方式。
旧苑新晴草似苔,人还香在踏青回。今朝此地成惆怅,已后逢春更莫来。
得邑宁论小,居官最近民。中诚傥无倦,同体会相亲,暇日书还读,清源政自新。吾兄有遗训,尔辈足持循。
无奈巴南柳,千条傍吹台。更将黄映白,拟作杏花媒。
涧道散寒流,衡沙漫田亩。妖狐行野碓,风叶满舂臼。
茂苑犹香名,南阳已荒皁。更兼芗林中,三洲是三岛。
心忆春归,似佳人未来,香径无迹。雪里红梅,因甚早知消息。百卉芳心正寂。夜不寐、幽姿脉脉。图清晓、先作宫妆,似防人见偷得。真香媚情动魄。算当时寿阳,无此标格。应寄扬州,何郎旧曾相识。花似何郎鬓白。恐花笑、逢花羞摘。那堪羌管惊心,也随繁杏抛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