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醉蓬莱(和韵)》

大不逾粟许,飘散人间,直恁清烈。
管领芳樽,底事不渠屑。
中夜庭前,小山丛畔,韵度从来别。
那更今年,留连秋色,将傍菊月。
堪羡纱窗,胆瓶斜浸,浅酌低讴,人花双洁。
恼杀多情,一见一回悦。
生怕朝来,梧桐过雨,把花神摧折。
倩取骚人,黄香作传,笔未宜绝。

作者介绍

李曾伯,字长孺,号可斋,祖籍覃怀(今河南沁阳),侨居嘉兴(今属浙江)。理宗绍定三年(一二三○),知襄阳县。嘉熙元年(一二三七),爲沿江制置司参议官(《宋史》卷四二《理宗纪》)。三年,迁江东转运判官、淮西总领(《景定建康志》卷二六)。淳祐二年(一二四二),爲两淮制置使兼知扬州。九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转运使。移京湖制置使兼知江陵府。宝祐二年(一二五四),改夔路策应大使、四川宣抚使。以事奉祠。起爲湖南安抚大使兼知潭州。六年,再知静江府。復以事罢。景定五年(一二六四),起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曾伯以文臣主军,长于边事,爲贾似道所嫉,于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禠职。寻卒。有《可斋杂稿》三十四卷,《续稿》前八卷、后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宋史》卷四二○有传。 李曾伯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康熙影宋抄本(简称影宋本,藏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醉蓬莱(和韵)》是宋代诗人李曾伯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大不逾粟许,飘散人间,
直恁清烈。管领芳樽,底事不渠屑。
中夜庭前,小山丛畔,韵度从来别。
那更今年,留连秋色,将傍菊月。
堪羡纱窗,胆瓶斜浸,浅酌低讴,人花双洁。
恼杀多情,一见一回悦。
生怕朝来,梧桐过雨,把花神摧折。
倩取骚人,黄香作传,笔未宜绝。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轻盈、清新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享受。诗人通过描述自然景物、物象和情感,表达了对艺术、美学和人生的思考和赞美。

诗词开篇以“大不逾粟许,飘散人间”形容美好事物的微小而散发的气息,强调了这种美好的珍贵和独特性。接着,诗人以“管领芳樽”表达了对美酒的热爱和追求,并表示对琐碎事物的不屑和不关心。

在夜晚的庭院中,小山丛畔,诗人感受到了自然的韵律和美感。他欣赏着秋天的景色,期待着与菊花相伴的时光。诗人羡慕纱窗、胆瓶等物象,它们代表着高雅和纯洁,而人与花则都是美的象征。

诗人在诗中流露出多情的心境,一见到美好的事物就会感到欣喜和满足。他担心美好的时光会过去,担心梧桐的叶子在雨中倾斜,摧折了花神的美丽。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能结交有才情的文人,使自己的才华传世,让黄香(指文学作品)流传下去。诗人表示他的笔尚未到达尽头,仍然值得继续写作。

整首诗词以清新、轻灵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艺术的热爱,展现了他对人生和美的深刻思考。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物象的描写,诗人传达了自己内心的情感和对美的追求,使读者产生共鸣,并引发对人生、艺术和美的思考。

  • 《满庭芳》

    兽炉烟断,残烛照庭帏。

  • 《送戴式之归天台歌》

    吾闻天台华顶连石桥,石桥巉绝横烟霄。下有沧溟万折之波涛,上有赤城千丈之霞标。峰悬蹬断杳莫测,中有石屏古仙客。吟窥混沌愁天公,醉饮扶桑泣龙伯。适来何事游人间?飘飖八极寻名山。三花树下一相见,笑我萧飒风沙颜。手持玉杯酌我酒,付我新诗五百首。共结天边汗漫游,重论

  • 《世情》

    世情多曲折,客况自堪怜。听雨愁如海,怀人夜似年。草肥燕地马,花老蜀山鹃。淡冷归欤计,苍苔满石田。

  • 《和端式十题·幽谷泉》

    深谷窅无底,空闻泉水哀。时因秋日照,微见碧萦回。谷里非人境,胡麻何处来。

  • 《上南行十二首》

    昔闻马粪巷,今涉牛矢岭。无牛亦无矢,步步入佳境。望我端人居,时焉一引领。亦如马粪边,王谢芳更永。

  • 《太常引》

    水文湘簟织霜筠。座客句清新。何物是红尘。更着个、渔舟写真。赵公琴鹤,谢家丝竹,漉酒又陶巾。不独太平民。好凤阁、鸾坡旧人。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