谴 (形声。本义责备,斥责) 同本义 谴,谪问也。--《说文》 谴,呵也。--《苍颉篇》 畏此谴怒。--《诗·小雅·小明》 闻而谴友。--《孔子家语·五行》 某时有客过而予汝金,因谴之。--《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前者,失救泾河老龙,获谴于我皇后帝。--《西游记》 又如谴谪(责备);谴斥(受责备);谴告(谴责警告);谴呵(谴责申叱);谴咎(谴责罪过);谴怒(怒责) 旧时官吏被贬或谪戍 又不得已而谴,则为之择地而居。--刘禹锡《上杜司徒书》 又如谴谪(官吏因罪降级,调往边 谴qiǎn ⒈责备~责。 ⒉〈古〉指官吏被贬谪承(受)朝~。
谴 qian 部首 讠 部首笔画 02 总笔画 15 谴 (1) 譴 qiǎn (2) (形声。本义责备,斥责) (3) 同本义 [accuse;censure;ask reprovingly;condemn] 谴,谪问也。--《说文》 谴,呵也。--《苍颉篇》 畏此谴怒。--《诗·小雅·小明》 闻而谴友。--《孔子家语·五行》 某时有客过而予汝金,因谴之。--《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前者,失救泾河老龙,获谴于我皇后帝。--《西游记》 (4) 又如谴谪(责备);谴斥(受责备);谴告(谴责警告);谴呵(谴责申叱);谴咎(谴责罪过);谴怒(怒责) (5) 旧时官吏被贬或谪戍 [relegate] 又不得已而谴,则为之择地而居。--刘禹锡《上杜司徒书》 (6) 又如谴谪(官吏因罪降级,调往边远地方);谴客(被贬谪的人);谴域(谪迁之地);谴逐(贬谪放逐) 谴 (1) 譴 qiǎn (2) 罪过 [fault] 臣有大谴。--《北史·李彪传》 欲以改正思谴,除凶致吉。--《后汉书·蔡邕传》 谴责 qiǎnzé [condemn;denounce;censure] 斥责;责备 前所谴责。--唐·李朝威《柳毅传》 受谴责 谴 (譴) qiǎn ㄑㄧㄢˇ (1) 责备~让(斥责)。~责。 (2) 贬谪~谪。 郑码sway,u8c34,gbkc7b4 笔画数15,部首讠,笔顺编号452512125151454
泾 (形声。从水,巠声。本义泾水) 同本义 泾,泾水也。--《说文》 雍州其川,泾沬。--《周礼职方氏》 泾以渭浊。--《诗邶风谷风》 渭水支流。有南、北二源。北源出宁夏六盘山东麓固原县;南源出甘肃省华亭县,至平凉县境合流后,又东南流入陕西省,至高陵县入渭河 。如泾渭分明 古州
遡zhú 1.见"遡律"。
盱 睁大眼睛 盱,张目也。从目,于声。--《说文》 乃盱衡而诰曰。--左思《魏都赋》。注举眉大视也。” 盱盱然。--《荀子非十二子》 盱衡厉色,振扬武器。--《汉书王莽传》 又如盱目(张目),盱盱(张目直视);盱视(张目直视) 睁开眼睛向上看;仰望 盱,仰目也。--《龙龛手鉴》 又如盱眙
宔zh古代宗庙藏神主的石函。
鍞kng 1.见"鍞锵"。
踌 (形声。从足,夀声。本义踌躇;徘徊) 踌躇 操欲立后嗣,踌躇不定 。--《三国演义》 他两个眉来眼去,不由我暗暗踌躇,似这般哑谜儿怎猜做?--元关汉卿《鲁斋郎》 蹇淹留而踌躇。--宋玉《九辩》 踌躇满志 望西都,意踌躇。--张养浩《山坡羊》 踌躇满志 提刀 踌 chóu ① 【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