诙 诙谐;戏谑 诙,调也。--《广雅》 朔虽诙笑,然时观察颜色。--《汉书·东方朔传》 诙啁大笑。--《三国志·马忠传》 又如诙俳(诙谐戏谑);诙笑(嘲笑,戏谑);诙啁(诙谐嘲笑) 诙huī嘲笑,有趣,开玩笑~谈。~趣。~谐。
诙 hui 部首 讠 部首笔画 02 总笔画 08 诙 (1) 詼 huī (2) 诙谐;戏谑 [funny;humorous] 诙,调也。--《广雅》 朔虽诙笑,然时观察颜色。--《汉书·东方朔传》 诙啁大笑。--《三国志·马忠传》 (3) 又如诙俳(诙谐戏谑);诙笑(嘲笑,戏谑);诙啁(诙谐嘲笑) 诙谐 huīxié [funny;humorous] 谈话富于风趣 其言专商鞍、韩非之语也,指意放荡,颇复诙谐。--《汉书·东方朔传》 诙 (詼) huì ㄏㄨㄟ╝ 开玩笑,说话富于风趣~谐。~诽(诙谐,戏谑)。 郑码sguo,u8bd9,gbkdab6 笔画数8,部首讠,笔顺编号45134334
聬wng 1.见"聬聬"。
扳 (形声。从手,反声。本义拉,引) 拉;引;拨动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宋王安石《伤仲永》 又如扳罾(拉罾网捕鱼);扳倒(用力拧转使之倒翻;翻倒);扳闸 扭转;背转 帝谓能丰己,故扳公议立之。--《新唐书则天武皇后传》 又如扳回一局棋;扳本(方言。翻本) 论争;辩驳 扳 bn 使一端固定
趘xí 1.奔跑。
鶠yn 1.凤的别名。 2.用同"鷃"。小鸟。
堣yú 1.同"嵎"。参见"堣夷"。 2.通"隅"。边侧。
斟 (形声。从斗,甚声。本义用勺子舀取) 同本义 斟,勺也。--《说文》 斟,酌也。--《广雅》 孔子穷乎陈蔡之间,藜羹不斟,七日不尝粒。--《吕氏春秋》 太行何艰哉,北斗不可斟。--唐顾况《游子吟》 其御羊斟不与。--《左传宣公二年》 羊羹不斟,而宋国危。--《淮南子鏱称》 用壶倒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