峒 山洞(多用于地名) 旧时对南方少数民族的泛称 家) 崆峒(tong)山名,在甘肃。又岛名,在山东 峒tóng ⒈ 峒dòng 1.山洞。 2.旧时对我国西南地区部分少数民族聚居地方的泛称。如苗族的苗峒﹑侗族的十峒﹑壮族的黄峒等◇来逐渐演变为今侗族。参见"峒丁"﹑"峒人"。 3.宋 代以后羁縻州辖属的行政单位。大者称州,小者称县,又小者称峒。 4.解放前海南岛黎族的一种政治组织。有固定的地区。黎语称"贡"。解放后已废除。 5.见"崆峒"。
峒 dong 部首 山 部首笔画 03 总笔画 09 峒1 dòng (1) 山洞(多用于地名) [cave]。如峒室(矿井巷道) (2) 旧时对南方少数民族的泛称 [southern minority nationality]。如苗族的苗峒、侗族的十峒、壮族的黄峒等◇来逐渐演变成今侗族。如峒丁(峒人;峒兵);峒户(峒人人家) 另见tóng 峒2 tóng --见崆峒”(kōngtóng)山名,在甘肃。又岛名,在山东 另见dòng 峒1 tóng ㄊㄨㄥˊ 〔崆~〕见崆”。 郑码llld,u5cd2,gbke1bc 笔画数9,部首山,笔顺编号252251251 峒2 dòng ㄉㄨㄥ╝ 山洞,石洞。 〔~室〕矿井下专为安装各种机械设备或存放材料、矿石和供其他辅助作业的巷道。 郑码llld,u5cd2,gbke1bc 笔画数9,部首山,笔顺编号252251251
曮yn 1.见"曮晲"。
憔 (会意。从心,焦声。本义憔悴,瘦弱萎靡的样子。也泛指折磨困苦) 同本义 顦,面焦枯小也。从面焦,焦亦声。--《说文》 而日以憔悴。--《国语吴语》 身憔悴而考且。--《楚辞离世》 顦妍太息。--《汉书外戚传》 又如憔瘁(黄瘦,瘦损) 憔(顦)qiáo ①脸色黄瘦面容~悴。 ②
拈〈动〉 (形声。从手,占声。本义用指取物) 同本义 拈,揶也。--《说文》 拈,持也。--《广雅》 女何蚩而三招子。--《列子汤问》。注拈,指取物也。” 我二人拈阄,拈着的先去。--《三国演义》 如拈毫(拿笔。借指写作或绘画);拈团儿(拈阄);拈撮(用指头取物);拈周试晬(抓周。小儿周
祟 (会意。从示,从出。示,与鬼神有关。表示鬼魅出来作怪。本义鬼神制造的灾祸) 同本义 寡人不祥,被于宗宙之祟,沉于谄谀之臣,开罪于君,--《战国策齐策》 又如祸祟(灾祸);祟书(迷信者认为,人害病是鬼神作祟,而且鬼神何日何时作祟,可在书上查出,此书称为祟书”);祟恶(指鬼神所作
作 作坊,手工业工场 明帝方修宫室而节气不合,…而礼径至所作,不复重奏,称诏罢民。--《三国志魏志》 又如作房(作坊);作分(作坊);木工作;油漆作;洗衣作 作坊 作 (会意。从人,从乍。人突然站起为作。甲骨文字形,象衣领初作的形状。本义人起身) 同本义 作,起也。--《说文》 明两作
憗yìn ⒈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