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自在观音赞》

日高花影重,风暖鸟声碎。
在在圆通门,门门观自在。
宝陀峰顶较些些,片月分辉照沧海。

作者介绍

释心月(?~一二五四),字石溪,号佛海,俗姓王,眉山(今属四川)人。歷住建康府报恩寺,能仁寺。理宗嘉熙二年(一二三八),入住蒋山太平兴国寺。迁平江府虎丘山云巖寺。淳祐六年(一二四六),入住临安府灵隠景德寺。十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宝祐二年卒。爲掩室禅师法嗣。有《石溪心月禅师语录》三卷、《传衣石溪佛海禅师杂录》一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孙震《石溪心月禅师语录序》、杨栋《御书传衣庵记》。 释心月诗,以辑自《语录》的诗及《语录》、《杂录》中单编的诗合编爲四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自在观音赞》是宋代释心月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日高花影重,
阳光高照,花影重叠;
风暖鸟声碎。
春风温暖,鸟儿的歌声断断续续。

在在圆通门,
每个门都通向圆满;
门门观自在。
每个门都能领悟到自在的境界。

宝陀峰顶较些些,
宝陀峰顶略微高耸;
片月分辉照沧海。
一轮明月分散的光辉照耀着茫茫大海。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宁静祥和的景象。阳光高照,花影在阳光下交错重叠,春风温暖,鸟儿的歌声时断时续,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妙景色。诗人通过描述“圆通门”和“自在观”,表达了达到心灵自在和境界圆满的愿望。他将宝陀峰顶和明月的景象与广阔的海洋相连,突显了观音菩萨的伟大力量和普度众生的慈悲。

赏析:
《自在观音赞》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色和内心的追求。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诗人巧妙地传达了自在与圆满的含义。诗中的“圆通门”和“自在观”是佛教中的概念,意味着一种超越烦恼和束缚的境界。宝陀峰顶和明月的形象给人以庄严和壮美之感,表达了对观音菩萨的崇敬和信仰。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词句展示了自然景色和内心境界的和谐统一,给人以宁静、舒适的感受。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超越世俗的追求的表达,展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佛教理念的理解。它让人感受到自然与心灵的融合,呼应了佛教追求内心平静和解脱的精神。

  • 《渔家傲》

    浦口潮来沙尾涨。危樯半落帆游漾,水调不知何处唱。风淡荡。鳜鱼吹起桃花浪。雪尽小桥梅总放。层楼一任愁人上。万里长安回首望。山四向。澄江日色如春酿。

  •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 《离亭燕》

    一带江山如画,风物向秋潇洒。水浸碧天何处断?霁色冷光相射。蓼屿荻花洲,掩映竹篱茅舍。云际客帆高挂,烟外酒旗低亚。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怅望倚层楼,寒日无言西下。

  • 《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

    翠竹千寻上薜萝。东湖经雨又增波。只因买得青山好,却恨归来白发多。明画烛,洗金荷。主人起舞客齐歌。醉中只恨欢娱少,明日醒时奈病何。

  • 《题罗山人览辉楼》

    凤凰山人开竹径,楼成溪山深照映。眉闲郁郁似阴功,壶中有丸续人命。劝君洗竹买梧桐,凤何时来驾归鸿。思齐大任政勤苦,来听天子歌南风。

  • 《眼儿媚》

    西溪回合小青苍。梅雨弄残阳。意行陇亩,景分庭院,乳燕春长。酒深不用人歌啸,锄圃试商量。细晞菜甲,旋寻蔬笋,一梦黄粱。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