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有七岁,生为世上人。
四方中正地,万物备全身。
天外更无乐,胸中别有春。
邵雍(一○一一~一○七七),字尧夫。祖籍范阳(今河北涿州),早年随父移居共城(今河南辉县)苏门山下,筑室苏门山百源上读书,学者称百源先生。与周敦颐、程颐、程颢齐名,以治《易》、先天象数之学着称。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定居洛阳,以教授生徒爲生。嘉祐七年(一○六二),西京留守王拱辰就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五代节度使安审琦宅故基建屋三十间,爲雍新居,名安乐窝,因自号安乐先生。仁宗嘉祐及神宗熙宁初,曾两度被荐举,均称疾不赴。富弼、司马光、吕公着等退居洛阳时,恒相从游。熙宁十年卒,年六十七。哲宗元祐中赐謚康节。有《伊川击壤集》二十卷。《宋史》卷四二七有传。 邵雍诗,以张蓉镜,邵渊耀跋明初刻《伊川击壤集》爲底本。校以一九七五年江西星子县宋墓出土之《邵尧夫先生诗全集》九卷(简称宋本)、蔡弼重编《重刊邵尧夫击壤集》六卷(简称蔡本),及元刻本(简称元本)、明隆庆元年黄吉甫刻本(简称黄本)、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底本编末之集外诗与新辑得之集外诗合编爲第二十一卷。
《自贻吟》是宋代文学家邵雍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我已经六十七岁了,作为这个世界上的一个人。
站在四方中正的土地上,感受着万物给予我的身体。
虽然外面的世界没有欢乐,但我的内心却有着春天的感觉。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邵雍对自身年老的感慨,同时反映了他对内心世界的寄托和满足。尽管外部的环境可能没有带给他欢乐,但他在内心中却能找到一种永恒的春天。
赏析:
1. 年老感慨:邵雍在诗中表示自己已经六十七岁,这是对自身年老的感慨和反思。这种感慨并非消极,而是通过对自然和内心的体验来寻找一种积极的心态。
2. 四方中正:邵雍在诗中提到自己站在四方中正的土地上,这里可以理解为他对自然和世界的全面感受和包容。这种广阔的视野和心胸也让他能够从内心寻找到满足和快乐。
3. 万物备全身:这句话表达了邵雍对自然界的感激和融入。他意识到自己的身体与万物相连,与自然共生共存,这种感受使他更加珍惜自己的存在。
4. 胸中别有春:这句话是整首诗的重点和亮点,表达了邵雍内心深处的愉悦和春天的感觉。尽管外界可能没有带给他快乐,但他在内心中找到了一片永恒的春天,这是一种超越时间和空间的精神享受。
《自贻吟》这首诗词展示了邵雍在年老之际的内心世界,他通过与自然的联系和对内心的发掘,找到了一种超越外在环境的内心乐趣和满足。这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值得我们借鉴和欣赏。
老去何堪节物催,放灯中夜忽奔雷。一声大震龙蛇起,蚯蚓虾蟆也出来。
一醉几於死,人疑哎出肝。渴烧唇舌破,毒搅胃肠酸。寝不知雷响,愁偏怯雨寒。狎徒闻必哂,医叟疗应难。冰水差能燕,糜羹屡废餐。从今对花处,止可啜茶看。
河势昆仑远,山形菡萏秋。(《过华作》)
围中鼠雀尽,城里日传飡。为鬼已灭贼,何时灭贺兰。
路平如砥直如弦,官柳千株拂翠烟。玉勒金镳天下骏,急于奔电更加鞭。
雪发霜髭,古岩阿师。坐寒空劫眼,机活用时眉。文殊靠倒维摩诘,帝释仰赞须菩提。如今喫饭下堂去,谁敢等闲欺石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