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桂峰前快雨飞,林间避雨亦沾衣。
才晴便出西山路,却共断云相趁归。
郑獬(一○二二~一○七二),字毅夫,一作义夫,纾子。安州安陆(今属湖北)人。仁宗皇祐五年(一○五三)进士(《续资治通鑑长编》卷一七四)。通判陈州,入直集贤院、度支判官、修起居注、知制诰。英宗治平中出知荆南,还判三班院。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拜翰林学士(《宋会要辑稿》仪制三之三四),权知开封府。二年,出知杭州,三年,徙青州(《干道临安志》卷三)。因反对青苗法,乞宫祠,提举鸿庆宫。五年卒(《续资治通鑑长编》卷二三八),年五十一。有《郧溪集》五十卷。原本久佚,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及《宋文鑑》、《两宋名贤小集》中辑爲二十八卷,其中诗六卷。《东都事略》卷七六、《宋史》卷三二一有传。 郑獬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民国卢靖辑《湖北先正遗书》所收《郧溪集》(蒲圻张国淦据京师图书馆所钞库本刊刻,简称张本,张本所附校勘记称张本校)、《两宋名贤小集》卷一三三《幻云居诗稿》等。又自《舆地纪胜》、《永乐大典》等书中辑得集外诗,编爲第七卷。
《自天竺遇雨却回灵隐》是宋代诗人郑獬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天竺山遇到雨后,返回灵隐寺的情景。下面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月桂峰前快雨飞,
林间避雨亦沾衣。
才晴便出西山路,
却共断云相趁归。
诗意:
这首诗以诗人在天竺山遇到雨后返回灵隐寺的经历为题材,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感受和对归途的思考。诗人在山上遇到迅疾的雨,不仅自己衣衫湿透,连林间的雨水也沾湿了他的衣服。待天气转晴,诗人离开西山的路上,与刚刚散去的云彩相互呼应,一同回到了灵隐寺。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述了一幅山水行旅的景象,通过描绘雨后的天竺山和西山归途的情景,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和对归途的思考。诗人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对细节的描写,传达了与自然的亲近与融合。
首句“月桂峰前快雨飞”,以山峰和飞雨的形象描绘出雨势迅猛的情景,给人一种疾风骤雨的感觉。接着,“林间避雨亦沾衣”,表达了诗人即使躲在树林里也无法避免雨水湿透衣衫的境况,突出了雨势之大和无处可躲的感觉。
第三句“才晴便出西山路”,诗人在雨后天气转晴后,选择离开西山继续归途。这句表达了诗人积极的行动力和对归途的渴望,同时也暗示了人生中的行程和旅途的不断继续。
最后一句“却共断云相趁归”,通过“断云”与诗人一同归途,表达了诗人与天空中的云彩产生了某种微妙的共鸣。这种共鸣不仅仅是视觉上的对应,更是心灵与自然之间的相通与共同前行。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雨后山水和归途的情景,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感受和对人生旅途的思考,展示了与自然的融洽与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