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自题读书堂》

窗外卷帘侵碧落,槛前敲竹响青冥。
黄昏不欲留人宿,云起风生龙虎醒。

作者介绍

周匡物,字几本,漳州人。元和十一年进士及第,唐代诗人。仕至高州刺史。

周匡物的生平

  周匡物,字几本。唐龙溪县人。曾在天城山之麓读书。“天城”,后改名“名第”,郡人称匡物为“名第先生”。

  少时家贫力学,徒步上京赴考,途经钱塘江,因乏渡船费,久滞不前,遂于公馆题诗云:“万里茫茫天堑遥,秦皇底事不安桥?钱塘江口无钱过,又阻西陵两信潮。”郡牧见之,乃罪津吏。自是舟子不敢收取举选人渡船钱。

  周匡物未第时,已驰名闽诗坛。元和十一年(816年)中进士第四名,是自唐垂拱二年(686年)漳州建州后第一个进士。御试时作《学殖赋》及《莺出谷诗》,传诵一时。及第后,任雍州司户。元和十四年(819年)武宁节度使国公李塑荐为五行军参事,在任两年,后又任广东高州刺史。有政绩,祀名宦乡贤祠。

  兄匡业,贞元八年(792年)以明经登第,贞元十一年乙亥(公元795年)登进士,知鄱阳县,和匡物齐名。匡物子汉杰,亦在元和十三年(818年)登进士。因此,天城山改叫名第山,又叫双第山,那一带地方总称“同第内”。解放后,龙海县在这里建农场、安置越南难侨命名“双第农场”,是今双第华侨农场所在地。

周匡物的个人成就

  周匡物诗工于咏物,刻划尽致,有《周匡物诗集》。《古镜》等诗5首,收入宋人所撰《全唐诗话》。清修《全唐诗》并采录,《补遗》复录二首。明张燮在《清漳风俗考》中说:“唐垂拱时,玉钤建制,始得比于郡国;周、潘通籍,而后夫变稍知学矣!”周匡物苦学登第,先导之功不小。

作品评述

译文:《自题读书堂》
窗外挂起绿色的卷帘,
门前的竹子被敲打出一阵清脆的声响。
黄昏时分并不宜留客过宿,
云起风生,似龙似虎地苏醒。

诗意:这首诗描述了作者自己的读书堂。他通过窗外的卷帘和门前的竹子,展示了读书堂的宁静和雅致。黄昏时分的氛围似乎并不适合在这里过夜,可能是因为夜晚的宁静和孤寂更适合思考和阅读,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最后两句表达了云起风生的景象,似乎在暗示着读书的力量,让人们焕发精神,如同龙虎苏醒一般。

赏析:这首诗主题简洁明了,语言简练。通过窗外的卷帘、门前的竹子和黄昏的时分,诗人营造出一种宁静和思考的氛围。同时,云起风生的景象也给人以勃然生机和鼓舞。整首诗展示了读书的环境和读书的力量,向读者传达了读书的重要性和价值。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读书之道的热爱和追求。

  • 《烛影摇红》

    烟雨江城,望中绿暗花枝少。惜春长待醉东风,却恨春归早。纵有幽情欢会,奈如今、风情渐老。凤楼何处,画阑愁倚,天涯芳草。

  • 《句》

    渔翁收纲处,衰柳自穿鱼。

  • 《寒塘》

    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

  • 《送僧自总》

    吾病不喜语,客来佰寒暄。颊舌且不能,况事交字间。彼总乃吾旧,不见今三年。一日踏我门,告我将南迁。问之行所止,其去何由缘。言方学从师,惜以日月闲。将求佛所宗,就乞世未传。浮舟江海波,蹀屣山岳颠。行方极所到,未可岁月还。谓余昔同游,当得送以言。噫佛与吾学,两分

  • 《湖阴曲》

    老虎穴中卧,猎夫不敢窥。骅骝服箱骖盗骊,巡城三匝漫不知。帐中昼梦日绕壁,惊起知是黄须儿。马鞭七宝留道左,猛士徘徊不能过。遗矢如冰去已遥,明日神兵下赤霄。荒城至今人不住,孤兔惊走风萧萧。

  • 《秋日怀杓直(时杓直出牧澧州)》

    晚来天色好,独出江边步。忆与李舍人,曲江相近住。常云遇清景,必约同幽趣。若不访我来,还须觅君去。开眉笑相见,把手期何处。西寺老胡僧,南园乱松树。携持小酒榼,吟咏新诗句。同出复同归,从朝直至暮。风雨忽消散,江山眇回互。浔阳与涔阳,相望空云雾。心期自乖旷,时景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