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嚼血渍铜驼,风气悠悠柰若何。
汉贼已成千古恨,楚囚不觉二年过。
古今咸道天骄子,老去忽如春梦婆。
试把睢阳双庙看。
只今事业愧蹉跎。
文天祥(一二三六~一二八三),初名云孙,字天祥,后以字爲名,改字履善,中举后又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开庆元年(一二五九)爲宁海军节度判官。景定二年(一二六一)除秘书正字,累迁着作佐郎兼刑部郎官。以上疏劾董宋臣,出知瑞州。五年,迁江西提刑。度宗咸淳三年(一二六七)召除尚右郎官。五年,知宁国府。六年,召除军器监兼学士院权直,以忤贾似道,罢。九年,起爲湖南提刑。十年,改知赣州。恭帝德祐元年(一二七五),元兵渡江,应诏勤王,除枢密副都承旨,浙西江东制置大使兼江西安抚大使。二年,除右丞相、枢密使,诣元军议和,被拘。押至镇江,夜亡入真州,泛海至温州。同年五月,端宗继位,改元景炎,召赴福州,拜右丞相、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与元兵周旋于汀州、漳州一带。景炎二年,败于空坑,出南岭。三年,授少保、信国公,移屯海丰,军溃被执北行,在道绝食八日不死。拘燕三年,终不屈。元世祖至元十九年十二月九日遇害。着作遭难后散佚,元元贞、大德间其乡人辑编爲前集三十二卷,后集七卷。明初重加编次爲诗文十七卷,另有《指南录》、《指南后录》、《集杜诗》等传世。事见本集卷一七《文山纪年录》,《宋史》卷四一八有传。 文天祥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张元喻刻《文山先生全集》爲底本,校以明景泰六年韩雍刻《文山先生文集》(简称韩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文山集》(简称四库本)。《集杜诗》各本诗句诗题都有舛误夺漏,酌据《杜少陵集》(简称杜集)订补。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自述二首》是宋代文天祥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当年嚼血渍铜驼,
风气悠悠柰若何。
汉贼已成千古恨,
楚囚不觉二年过。
古今咸道天骄子,
老去忽如春梦婆。
试把睢阳双庙看。
只今事业愧蹉跎。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文天祥对自己经历和人生的反思。第一首诗描述了当年他为国家奋战的场景,咀嚼着鲜血,铜驼上留下的血迹仍历历在目。然而,时光流转,风气变幻,作者对当时的情景感到迷惘和无奈。第二首诗则表达了作者对汉贼(指元朝)的深深仇恨,对自己作为楚囚(指被俘的楚国人)的无奈和时间的流逝的感叹。他认为古今都称赞天才之子,但老去却如同春梦般短暂,他希望能够回到睢阳双庙(指故乡的庙宇)去看看,但现在他对自己的事业感到愧疚和懊悔。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有力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思考。作者通过描绘自己当年为国家奋战的场景,表达了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他对汉贼的仇恨和对自己作为楚囚的无奈,展现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自己人生的反思。最后,他以自己老去如春梦般短暂的比喻,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自己事业的愧疚。整首诗词通过对过去和现在的对比,展现了作者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思考和感慨,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人生短暂的深切感受。
残编百读过,年去放萤飞。好带随身火,休争秉烛辉。夜凉辞竹庋,风逆返书帏。未是明经日,何人拾汝归。
上国相逢尘满襟,倾杯一话昔年心。荒台共望秋山立,古寺多同雪夜吟。风度重城宫漏尽,月明高柳禁烟深。终期白日青云路,休感鬓毛霜雪侵。
庭虚任雀喧,院静无人到。回首十年非,赖得知几早。心随香篆销,意与梅花好。万事转头空,一笑吾身老。
闲上江楼初雨过。满袖清风,微散谁知我。莲脸佳人颜未破。沙洲两两鸳鸯卧。时有渔歌相应和。叠秀危横,黛拨山千朵。一片凄凉无计那。离愁还有些些个。
重入都门又许时,旧巢新燕欲何之。清风忽送苕溪便,满纸云烟七字诗。
行尽江东又复西,连天汀草淡烟迷。回头怅望家何处,云外青山一抹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