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忘岁月,人竞笑蹉跎。
但得甘旨足,宁辞辛苦多。
龙泉去铓刃,蜗角亦风波。
知我为亲老,不知将谓何。
邵雍(一○一一~一○七七),字尧夫。祖籍范阳(今河北涿州),早年随父移居共城(今河南辉县)苏门山下,筑室苏门山百源上读书,学者称百源先生。与周敦颐、程颐、程颢齐名,以治《易》、先天象数之学着称。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定居洛阳,以教授生徒爲生。嘉祐七年(一○六二),西京留守王拱辰就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五代节度使安审琦宅故基建屋三十间,爲雍新居,名安乐窝,因自号安乐先生。仁宗嘉祐及神宗熙宁初,曾两度被荐举,均称疾不赴。富弼、司马光、吕公着等退居洛阳时,恒相从游。熙宁十年卒,年六十七。哲宗元祐中赐謚康节。有《伊川击壤集》二十卷。《宋史》卷四二七有传。 邵雍诗,以张蓉镜,邵渊耀跋明初刻《伊川击壤集》爲底本。校以一九七五年江西星子县宋墓出土之《邵尧夫先生诗全集》九卷(简称宋本)、蔡弼重编《重刊邵尧夫击壤集》六卷(简称蔡本),及元刻本(简称元本)、明隆庆元年黄吉甫刻本(简称黄本)、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底本编末之集外诗与新辑得之集外诗合编爲第二十一卷。
《自遣》是宋代哲学家邵雍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读书忘掉岁月,
人们争相嘲笑虚度光阴。
但只要得到满足的享受,
我宁愿辞别多余的辛苦。
龙泉(指龙泉山)远离战乱,
即使只有蜗角的波涛也不会扰乱我的心境。
他们知道我已经年老,
但不知道要说些什么。
诗意:
《自遣》表达了邵雍对自己生活态度的思考和自省。他认为读书可以使人忘却岁月的流逝,而大多数人却只是嘲笑和浪费宝贵的时间。然而,邵雍追求内心的满足,他宁愿放弃不必要的辛劳。他通过描绘龙泉山远离纷争和扰乱的场景,表达了对安宁和宁静的向往。无论是大风浪还是微小的波涛,都无法动摇他内心的平静。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年老的心境,他的亲友们知道他年事已高,但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来安慰他。
赏析:
《自遣》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邵雍对生活的思考和对内心的宁静追求。他倡导通过读书来遗忘光阴的流逝,以及追求内心的满足,而不是被外界的嘲笑和虚度所困扰。诗中的龙泉山象征着宁静和和谐之地,无论是战乱还是微小的风波都无法动摇内心的平静。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的孤独和无处倾诉的心情,他的亲友们虽然知道他年老,却无法理解他的内心世界。整首诗以简洁的词句和深刻的意境,展示了邵雍内心的宁静和超脱的境界,具有一定的禅意和哲学意味。
清晨读君碑,如到徐亭下。灵境犹缥缈,仙风已潇洒。亭虽人为之,洞是天开者。化工不自了,待子辟蓁野。徐君神骨不埃尘,疏眉秀目方青春。穷追屡束寇贼手,幽讨却作烟霞人。当年远祖尝浮海,采药仙山竟何在。君今复探山中奇,潭潭六室世未知。呜呼安得此亭此洞在吾乡,庐岳自此
落叶寒拥壁,清霜夜沾石。正是忆山时,复送归山客。殷勤一尊酒,晓月当窗白。
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杖剑对尊酒,耻为游子颜。蝮蛇一螫手,壮士即解腕。所志在功名,离别何足叹。
象应轩龙次,恩承帝座光。燕坛风澹荡,蚕馆日舒长。
独得万古意。
绮霞初结处,珠露未晞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