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利场中难着脚,林泉路上早回头。
不然半百残躯体,正被风波汩未休。
邵雍(一○一一~一○七七),字尧夫。祖籍范阳(今河北涿州),早年随父移居共城(今河南辉县)苏门山下,筑室苏门山百源上读书,学者称百源先生。与周敦颐、程颐、程颢齐名,以治《易》、先天象数之学着称。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定居洛阳,以教授生徒爲生。嘉祐七年(一○六二),西京留守王拱辰就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五代节度使安审琦宅故基建屋三十间,爲雍新居,名安乐窝,因自号安乐先生。仁宗嘉祐及神宗熙宁初,曾两度被荐举,均称疾不赴。富弼、司马光、吕公着等退居洛阳时,恒相从游。熙宁十年卒,年六十七。哲宗元祐中赐謚康节。有《伊川击壤集》二十卷。《宋史》卷四二七有传。 邵雍诗,以张蓉镜,邵渊耀跋明初刻《伊川击壤集》爲底本。校以一九七五年江西星子县宋墓出土之《邵尧夫先生诗全集》九卷(简称宋本)、蔡弼重编《重刊邵尧夫击壤集》六卷(简称蔡本),及元刻本(简称元本)、明隆庆元年黄吉甫刻本(简称黄本)、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底本编末之集外诗与新辑得之集外诗合编爲第二十一卷。
《自况三首》是宋代文学家邵雍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名利场中难着脚,
林泉路上早回头。
不然半百残躯体,
正被风波汩未休。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于名利场的烦恼和迷茫,以及对于人生归宿的思考。诗中作者感叹在名利场中很难找到安身立命之地,而早已迷失了追求真正意义的道路。他意识到自己已经年过半百,身体已经残疾,而内心却仍然被纷扰的风波所困扰,无法得到真正的休息和宁静。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境遇的痛苦和不满。通过对名利场的描绘,作者表达了在现实社会中追求名利的困难和无奈。他用"难着脚"来形容自己无法在名利场中找到立足之地,而"林泉路上早回头"则意味着他已经错失了追求真正意义的道路。诗的后两句以"半百残躯体"来形容自己已经年过半百,身体已经衰弱,而"风波汩未休"则暗示了他内心的不安和痛苦不断。整首诗词通过简明扼要的表达,传达了作者在现实生活中的挣扎和迷茫,以及对于追求内心真正满足的渴望。
这首诗词体现了宋代文人的一种常见心态,他们常常被尘世的名利所困扰,对于人生的真谛和内心的安宁感到迷茫。这种思考也反映了邵雍作为一位儒家学者的关注点,他对于个人修养和内心的平静有着深刻的思考。整首诗词以简短的语言表达了复杂而深刻的情感,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山下人来说,多时不下山。是应终未是,闲得且须闲。海面云归窦,猿边月上关。寻思乱峰顶,空送衲僧还。
旧馆分江日,凄然望落晖。相逢传旅食,临别换征衣。昔记山川是,今伤人代非。往来皆此路,生死不同归。
暗掷龙文,寻盟鸾镜。龟儿不似青蚨准。花房羞化彩娥飞,银桥密递仙娥信。锦屋琼楼,薄情飘性。碧云望断红轮暝。珠帘立尽海棠阴,待温
离离远树傍烟津,又见清秋一岁新。老眼厌看南北路,流年暗换往来人。铸金遗像谁能记?执玉来朝适已陈。况我风中断蓬耳,夕阳空复一伤神。
年年渐见南方物,事事堪伤北客情。山鬼趫跳唯一足,峡猿哀怨过三声。帆开青草湖中去,衣湿黄梅雨里行。别后双鱼难定寄,近来潮不到湓城。
我本山水乡,看山常不足。自从到官来,尘事便拘束。尝闻此山寺,法宇深云木。无由一来过,梦想向岩谷。按田趋邻疆,跨马涉平陆。良友送我行,偶与赏心属。禅庭鸣白鸡,祖席歌黄鹄。野气逼人寒,岚光添酒绿。言离非远离,但爱交情笃。重游应有期,君亦行车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