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南湘北蕙花开,树头树底猨乱哀。
云巢九疑虞帝庙,雨昏三峡楚王台。
汪元量,字大有,号水云,晚号楚狂(《湖山类稿》卷三《夷山醉歌》),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恭宗德祐二年(一二七六)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一二八八)出家爲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着《湖山类稿》十三卷、《汪水云诗》四卷、《水云词》二卷等(《千顷堂书目》卷二九、三二),已佚。今存刘辰翁批点《湖山类稿》五卷;清钱谦益据云间钞诗旧册辑成《水云集》一卷;今人孔凡礼增辑爲《增订湖山类稿》五卷。《南宋书》卷六二有传。 汪元量诗,第一至五卷以清干隆鲍廷博知不足斋刻《湖山类稿》、《水云集》爲底本,删去后者重出之诗。参校清吴翌凤抄本(有清顾至、黄丕烈跋,简称顾本,藏北京图书馆)、明末抄本《汪水云诗抄》一卷(有清毛扆校跋,简称毛本,藏北京图书馆)以及《诗渊》引诗等。另从《永乐大典》等书中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六卷。
《竹枝歌十首》是宋代诗人汪元量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湖南湘南和湘北地区的景象,以及与之相关的历史和传说。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湘南湘北蕙花开,树头树底猨乱哀。
云巢九疑虞帝庙,雨昏三峡楚王台。
诗中的"湘南湘北蕙花开"表达了湖南地区蕙花盛开的景象。蕙花是一种美丽的花朵,它的绽放象征着丰收和繁荣。这一景象使人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和生命的蓬勃。
接着,诗词描述了"树头树底猨乱哀",猿猴在树上发出悲鸣声。这种对比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使读者感受到了自然界的无常和生命的脆弱。这也可以理解为作者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传达了人生的离散和无常之感。
"云巢九疑虞帝庙,雨昏三峡楚王台"是诗词中的另一组描写。这里提到了云巢、九疑、虞帝庙、三峡和楚王台等地名和历史传说。云巢和九疑是指神话传说中的神仙居住之地,虞帝庙是虞舜的祭祀场所,三峡和楚王台则与楚国的历史和文化有关。通过这些地名和传说,诗词中融入了历史和神话的元素,给予了诗词更深远的意义。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湖南地区的自然景观和融入历史传说,展示了自然界的变化、人生的无常以及历史文化的底蕴。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人汪元量将读者带入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同时引发了对生命和历史的思考。
旧苑新晴草似苔,人还香在踏青回。今朝此地成惆怅,已后逢春更莫来。
得邑宁论小,居官最近民。中诚傥无倦,同体会相亲,暇日书还读,清源政自新。吾兄有遗训,尔辈足持循。
无奈巴南柳,千条傍吹台。更将黄映白,拟作杏花媒。
涧道散寒流,衡沙漫田亩。妖狐行野碓,风叶满舂臼。
茂苑犹香名,南阳已荒皁。更兼芗林中,三洲是三岛。
心忆春归,似佳人未来,香径无迹。雪里红梅,因甚早知消息。百卉芳心正寂。夜不寐、幽姿脉脉。图清晓、先作宫妆,似防人见偷得。真香媚情动魄。算当时寿阳,无此标格。应寄扬州,何郎旧曾相识。花似何郎鬓白。恐花笑、逢花羞摘。那堪羌管惊心,也随繁杏抛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