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烛影摇红(丙子中秋泛月)》

明月如冰,乱云飞下斜河去。
旋呼艇子载箫声,风景还如故。
袅袅余怀何许。
听尊前、呜呜似诉。
近年潮信,万里阴晴,和天无据。
有客秋风,去时留下金盘露。
少年终夜奏胡笳,谁料归无路。
同是江南倦旅。
对婵娟;君歌我舞。
醉中休问,明月明年,人在何处。

作者介绍

刘辰翁(一二三二~一二九七)(生年据本集卷九《百字令》自注“僕生绍定之五年壬辰”,卒年据《天下同文集》卷三七《哭须溪墓》),字会孟,号须溪,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因母老,请爲赣州濂溪书院山长。五年,应江万里邀入福建转运司幕,未几,随江入福建安抚司幕。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爲临安府教授。四年,入江东转运司幕。五年,爲中书省架阁,丁母忧去。元成宗大德元年卒。遗着由子将孙编爲《须溪先生集》,《宋史·艺文志》着录爲一百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天下同文集》等书所录,辑爲十卷,另有《须溪先生四景诗集》传世。《新元史》卷二三七、《宋季忠义录》卷一六有传。 刘辰翁诗,《须溪集》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有关书引录,编爲第一卷。《须溪先生四景诗集》以宜秋馆本爲底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编爲第二、三、四、五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烛影摇红(丙子中秋泛月)》是宋代刘辰翁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描绘中秋之夜的景色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和过往岁月的思念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明月如冰,乱云飞下斜河去。
旋呼艇子载箫声,风景还如故。
袅袅余怀何许。
听尊前、呜呜似诉。
近年潮信,万里阴晴,和天无据。
有客秋风,去时留下金盘露。
少年终夜奏胡笳,谁料归无路。
同是江南倦旅。
对婵娟;君歌我舞。
醉中休问,明月明年,人在何处。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中秋之夜的景色。明月高悬如冰,而乌云飞驰而过,河水倾斜而去。艇子旋转着载着箫声,风景依旧美丽。作者心中余留着怀念之情,聆听着酒宴上的歌声,仿佛呼喊着对往事的述说。近年来,潮汐信号变化不定,天气变幻莫测,没有可信的依据。有客人随秋风而来,离去时却留下了金盘露水。少年们整夜吹奏胡笳,谁能预料到归途无路呢?作者和他们都是江南的旅人,对着明月共同对婵娟歌唱,我舞。醉酒中,不必问明年明月,人在何方。

这首诗通过描绘中秋夜的景色和情感表达,展示了作者对故乡和过往时光的思念之情。明月高悬,乌云飞过,河水倾斜,艇子载着箫声旋转,这些描绘了中秋夜的景色,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氛围。而诗中的怀念之情则通过对酒宴上歌声和金盘露水的描写来表达。诗的最后,作者与江南的旅人们共同面对明月,共同歌唱和舞蹈,表达了对故乡和过往时光的眷恋之情。整首诗以婉约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离别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故的细腻观察和深邃的思考。

  • 《捣练子》

    赠京兆蓝党谢敬人休执著,莫贪求。心头休要起闲愁。住行处,常自由。能如此,应真修。擒猿捉马炼霜*。行功成,赴十洲。

  • 《生查子》

    刺绣在深闺,总是愁滋味。方便借人看,不把帘垂地。弱线手频挑,碧绿青红异。若遣绣鸳鸯,但绣鸳鸯睡。

  • 《寄赠薛涛》

    锦江滑腻蛾眉秀,幻出文君与薛涛。言语巧偷鹦鹉舌,文章分得凤凰毛。纷纷辞客多停笔,个个公卿欲梦刀。别后相思隔烟水,菖蒲花发五云高。

  • 《会稽秋晚奉呈于太守》

    寂寂讼庭幽,森森戟户秋。山光隐危堞,湖色上高楼。禹穴探书罢,天台作赋游。云浮将越客,岁晚共淹留。

  • 《苦雨奉寄陇西公兼呈王征士》

    今秋乃淫雨,仲月来寒风。群木水光下,万象云气中。所思碍行潦,九里信不通。悄悄素浐路,迢迢天汉东。愿腾六尺马,背若孤征鸿。划见公子面,超然欢笑同。奋飞既胡越,局促伤樊笼。一饭四五起,凭轩心力穷。嘉蔬没混浊,时菊碎榛丛。鹰隼亦屈猛,乌鸢何所蒙。式瞻北邻居,取适

  • 《闲居述事》

    清欢少有虚三日,剧饮未尝过五分。相见心中无别事,不评兴废即论文。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