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岸维舟夜,萧萧秋叶丹。
野烟连竹暗,江雨洒灯寒。
亦喜重阳健,谁知行路难。
吾亲应念我,更把菊花看。
方岳(一一九九~一二六二),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理宗绍定五年(一二三二)进士,歷南康军、滁州教授,淮东安抚司干官,进礼、兵部架阁,添差淮东制司干官。因代淮帅赵葵书稿责史嵩之,史嗾言者论罢,闲居四年。范钟爲左丞相,除太学博士兼景献府教授。淳祐六年(一二四六)迁宗学博士,以宗正丞权三部郎官。出知南康军,移知邵武军,宝祐三年(一二五五)改知饶州、宁国府,未上而罢,闲居七年。程元凤当国,起知袁州。丁大全当国,以忤命劾罢。贾似道当国,起知抚州,辞不赴。景定三年卒,年六十四。明嘉靖中裔孙方谦刊有《秋崖先生小稿》文四十五卷、诗三十四卷,清四库馆臣据当时另一影宋抄本《秋崖新稿》合编爲《秋崖集》四十卷。《秋崖集》较明刊本多出诗八十余首,但明刊本中亦有诗十余首爲《秋崖集》所无。事见《秋崖先生小稿》卷首元洪焱祖《秋崖先生传》。 方岳诗,以明嘉靖五年祁门方氏刻《秋崖先生小稿》(藏上海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秋崖集》(简称四库本)、清翁同书批校并跋抄本(简称翁本,藏北京图书馆)。《秋崖集》中多出的诗,编爲第三十五卷,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十六卷。
《重阳》是宋代方岳的一首诗词,描绘了重阳节的景象和诗人的思念之情。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古老的岸边停泊着小船,夜晚里秋叶红得凋零。野烟弥漫,竹林隐约可见,江雨洒下,灯火摇曳寒冷。我也喜欢重阳节的康健,但谁知道行路艰难。我亲人应该会思念我,更要赏赐菊花。
诗意:
《重阳》这首诗词通过描绘重阳节的景象,抒发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诗词以秋天的景色为背景,通过描写古岸、秋叶、野烟、竹林、江雨等元素,营造出一种深秋的凄凉氛围。诗人表达了自己对重阳节康健的喜爱,却也深知行路的艰难。最后,诗人期待亲人能想念他,并希望能够赏赐他菊花,表达了对亲情的渴望和思念之情。
赏析:
《重阳》运用了秋天的景色和重阳节的主题,将自然景物与人情思绪巧妙地结合在一起。通过描绘古岸、秋叶、野烟、竹林和江雨等细腻的描写,诗人创造出了一幅寂静而凄凉的秋夜画面。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表达了对重阳节康健的喜爱,但又深知行路的艰难,这种感叹和思考凸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索和对命运的感慨。最后两句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通过菊花这一重阳节的象征物,诗人表达了对亲情的渴望和期待。整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表达,展示了对重阳节和亲情的诗意抒发,给人以深思与共鸣。
舴艋填芳渚,秋千闹粉墙。人争桃李节,吾忆藕花凉。
旧隐人如在,清风亦似秋。客星沈夜壑,钓石俯春流。鸟向乔枝聚,鱼依浅濑游。古来芳饵下,谁是不吞钩。
于穆明祀,莫如报功。灵之利泽,惠我无穷。齐以条志,币以过衷。抚宁四极,永锡登岂。
菊翁去后菊园荒,寿不如花尽自香。进学解成谁贝锦,题舆字湿已黄粱。众流出壑三秋暮,明月照松千仞罔。冷落僧炉数间屋,但留名节付贤郎。
翠葆扶疏傍药阑。乱红飘洒满书单。清明时节又看看。小雨勒成春尾恨,东风偏作夜来寒。琴心老尽不须弹。
当年辞气压朱云,老作皇家谏诤臣。章疏罢封无事日,朝廷犹惜直言人。题诗野馆光泉石,讲易秋堂动鬼神。棘寺下僚叨末路,斋心唯愿秉陶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