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夏宜晓,叶叶溜晴光。
此地吾能净,非天独肯凉。
汲泉看马饮,划草免蛇藏。
似亦为形役,终无市井忙。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仲夏书事十首》是宋代方回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仲夏之时,早晨最适宜游览花园,
树叶随着阳光的照射闪烁着明亮的光芒。
这个地方,我能够找到宁静,
不只是因为天空愿意为我带来凉爽。
我在泉水旁观赏马匹饮水,
在草地上划出道路,避免蛇的隐藏。
它们似乎也在为我工作,
但最终不会陷入喧嚣繁忙的市井。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仲夏时节的园林景色以及作者在其中的感受和想法。在仲夏清晨,花园中的树叶在阳光下闪烁着明亮的光芒,给人一种独特的美感。作者在这个场景中感受到了宁静和净化,将其与天空的凉爽联系在一起,似乎是天空给予了这片园林一份清凉和宁静。
作者还描述了自己在园林中的一些行为,如观赏马匹饮水和在草地上划出道路以避免蛇的隐藏。这些行为似乎是为了让园林更加安全和宜人,作者可能借此表达了自己对园林的热爱和保护的态度。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仲夏园林景色的赞美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展示了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对自然环境的敏感。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繁忙都市生活的厌倦,表达了对自然和宁静的追求。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描绘了仲夏的园林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欣赏和追求宁静的心境。通过对植物、光线和自然元素的描绘,诗中呈现出一幅美丽而宜人的夏日园林画面,给人以清新、舒适的感受。
作者通过描述自己在园林中的行为,如观赏马匹饮水和划草免蛇藏,展示了自己对园林的热爱和保护的态度,以及对繁忙都市生活的厌倦和追求安宁的心愿。这种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宁静的情感,与当时社会中追逐功名和繁忙生活的氛围形成鲜明的对比。
麦田下种稻田乾,秋尽江南亦未寒。水净风微船牵慢,莼花蕰草尽堪看。
蘋小蒲叶短,南湖春水生。子近湖边住,静境称高情。我为郡司马,散拙无所营。使君知性野,衙退任闲行。行携小榼出,逢花辄独倾。半酣到子舍,下马扣柴荆。何以引我步,绕篱竹万茎。何以醒我酒,吴音吟一声。须臾进野饭,饭稻茹芹英。白瓯青竹箸,俭洁无膻腥。欲去复裴回,夕鸦
问长江、几分秋色,三分浑在烟雨。何人折尽丝丝柳,此日送君南浦。帆且驻。试说著、羊裘钓雪今何许。鱼虾自舞。但一舸芦花,数声霜笛,鸥鹭自来去。年年事,流水朝朝暮暮。天涯长叹飘聚。衾寒不转钧天梦,楼外谁歌白紵。君莫诉。君试按、秦筝未必如钟吕。乡心最苦。算只有娟娟
家资是何物,积帙列梁梠.高斋晓开卷,独共圣人语。英贤虽异世,自古心相许。案头见蠹鱼,犹胜凡俦侣。
老去居然懒出门,故乡零落暗消魂。岁寒道义唯松竹,伴我东溪沙水村。
新诗盈道路,清韵似敲金。调格江山峻,功夫日月深。蜀笺方入写,越客始消吟。后辈难知处,朝朝枉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