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出青山近,招提更可人。
清心钟磬响,远迹簿书尘。
晚日池亭迥,秋风杖屦亲。
频来一尊酒,不畏老僧嗔。
郭印,字不详,史籍无传。据本集诗篇知其晚号亦乐居士,成都(今属四川)人。二十岁入太学肄业。徽宗政和五年(一一一五)进士。歷摄铜梁县,知仁寿县,州府管库,学校教官,亦任过短期朝官。积阶至左请大夫(《文定集》卷一五《与陈枢密书》)。官终知州(《宋元学案补遗》卷四)。一生活动主要在蜀地。高宗绍兴四年(一一三四)前后即在故乡云溪营别业,后即退老于此,年八十尚存世。所着《云溪集》,不见宋人着录,且于明代失传。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十二卷。 郭印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中秋日与诸公同游宝莲院分韵得尘字》是宋代诗人郭印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秋之日,我和几位朋友一同游览宝莲院。离开青山的小路,我们来到这里,欣赏着美景。这里的宁静让人心旷神怡,仿佛能听到清晨的钟声和磬声,在遥远的地方,书籍上也留下了我们的足迹。夜幕降临时,池塘中的亭子映着晚霞,显得格外宁静。秋风吹拂着,我们踏着杖头穿过院子,亲近自然。我们频繁地举杯,不顾老僧的责备,尽情享受这美好的时刻。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中秋节与朋友们一同游览宝莲院的情景。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观和心境,展现了他对清净宁静环境的向往和对友谊的珍视。诗中运用了景物描写和意象的手法,通过青山、清心钟磬、簿书尘、晚日池亭、秋风杖屦等形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诗人通过这些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内心的喜悦和愉悦。
整首诗以中秋节为背景,通过描绘宝莲院的景色和诗人与朋友们的亲近交流,展现了中秋佳节的欢乐和团聚的氛围。诗人从自然景物和身边的朋友中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表达了对友谊和人生的热爱。他不惧老僧的责备,畅饮美酒,展现出对生活的豁达和乐观。
这首诗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自然流畅的句子和美好的情感,展现了中秋节的喜庆和友谊的重要性。读者通过阅读这首诗,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然环境和人际关系的热爱,同时也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共鸣,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快乐。
浦口潮来沙尾涨。危樯半落帆游漾,水调不知何处唱。风淡荡。鳜鱼吹起桃花浪。雪尽小桥梅总放。层楼一任愁人上。万里长安回首望。山四向。澄江日色如春酿。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一带江山如画,风物向秋潇洒。水浸碧天何处断?霁色冷光相射。蓼屿荻花洲,掩映竹篱茅舍。云际客帆高挂,烟外酒旗低亚。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怅望倚层楼,寒日无言西下。
翠竹千寻上薜萝。东湖经雨又增波。只因买得青山好,却恨归来白发多。明画烛,洗金荷。主人起舞客齐歌。醉中只恨欢娱少,明日醒时奈病何。
凤凰山人开竹径,楼成溪山深照映。眉闲郁郁似阴功,壶中有丸续人命。劝君洗竹买梧桐,凤何时来驾归鸿。思齐大任政勤苦,来听天子歌南风。
西溪回合小青苍。梅雨弄残阳。意行陇亩,景分庭院,乳燕春长。酒深不用人歌啸,锄圃试商量。细晞菜甲,旋寻蔬笋,一梦黄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