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风猎猎笛横秋,泽国名山九日游。
万里烟云归老眼,千年形势接中州。
丘原到处堪怀古,萸菊随时岂解愁。
此日此心谁共领,朝宗江汉自东流。
张栻(一一三三~一一八○),字敬夫(《诚斋集》卷九八《张钦夫画像贊》作钦夫),号南轩(同上书卷七三《怡斋记》作乐斋),祖籍绵竹(今属四川),寓居长沙(今属湖南)。浚子。从胡宏学,与朱熹、吕祖谦爲友。以荫入仕。高宗绍兴三十二年(一一六二),浚爲江淮东西路宣抚使,辟爲书写机宜文字(《宋会要辑稿》选举三四之一二)。孝宗隆兴二年(一一六四),汤思退用事,主和议,随父罢。干道初,主讲岳麓书院。五年(一一六七),起知抚州,改严州。六年,召爲吏部员外郎兼权起居郎侍立官,寻兼侍讲,迁左司员外郎。明年,出知袁州,以事退职家居累年。淳熙元年(一一七四)起知静江府,广南西路安抚经略使。五年,除荆湖北路转运副使,改知江陵府、荆湖北路安抚使。七年卒,年四十八。有《论语解》、《孟子详说》、《南轩先生文集》等。事见《晦庵集》卷八九《右文殿修撰张公神道碑》、《诚斋集》卷一一六《张左司传》,《宋史》卷四二九有传。 张栻诗,以明嘉靖元年刘氏慎思斋刻《南轩先生文集》(四十四卷,其中诗七卷)爲底本。校以明嘉靖缪辅之刻本(简称缪刻本)、清康熙锡山华氏刻本(简称康熙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八卷。
《重九日与宾佐登龙山》是宋代张栻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清晨的风儿呼啸着,笛声横扫秋天。
我来到了这个有名的山国,游览了九月的美景。
千里的烟云归于老眼,千年的历史接续中原。
丘陵和原野到处都充满了怀古之情,而花草随时随地都可以解愁。
在这一天和这一刻,谁会与我一同体验,朝宗江汉自东流。
诗意:
《重九日与宾佐登龙山》描绘了诗人在重阳节登上龙山的景象。诗中通过描写秋天的风声、笛声以及所到之地的美景,展现了诗人在旅途中感受到的喜悦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之情。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历史和传统的怀念,对中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的期望,以及对同伴的期盼和共同体验的愿望。
赏析: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描写和抒情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秋天山水的独特感受和对历史文化的思考。首两句以形容词短语为主,通过“晓风猎猎”、“笛横秋”这样的描绘手法,生动地展现了清晨的风声和笛声,为整首诗营造了一种鲜明的感觉。接下来的两句“泽国名山九日游”和“万里烟云归老眼,千年形势接中州”表达了作者对所游览之地的景色和历史的赞美,表现了他对于美景和历史的敏感和领悟。而后两句“丘原到处堪怀古,萸菊随时岂解愁”揭示了作者在游览途中对历史的思考,对传统文化的怀念之情。最后两句“此日此心谁共领,朝宗江汉自东流”则表达了作者对同伴的期盼和对共同体验的向往,同时也融入了对中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希望。
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优美,通过对自然景色和历史文化的描绘,展现了作者的感受和思考,既有对美景的赞美和对传统文化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期盼和对共同体验的热切向往。这首诗既反映了作者个人的情感体验,又融入了对社会和历史的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内涵。
名山阅万古,明月来几时。顾游属中秋,万里云雾披。心间境亦静,月满山不移。况兹九曲溪,正漾清涟漪。呼舟星村来,十客琴觞随。此客俱不心,洒落同襟期。居然命钓艇,造席不复疑。陶兀入醉乡,伴我老不羁。临流振衣袂,飒飒刚风吹。银盘转岩阿,两川光渺瀰。崚嶒大王峰,嵌窦
大道幽深,如何消息,说破鬼神惊骇。挟藏宇宙,剖判玄元,真乐世间无赛。灵鹫峰前,宝珠拈出,明显玉般光彩。照乾坤、上下群生,知者寿同山海。最至极、翠霭轻分,琼花乱坠,空里结成雯盖。金身玉骨,月帔星冠,符合水晶天籁。清净门庭,圣贤风范,千古俨然常在。愿学人、达此
高阁连城十二栏,西风领客共跻攀。半帘烟雨长江外,千里湖山咫尺间。雁带秋声归别浦,莺分春色过巴山。当年蛱蝶知谁画,一梦庄周去不还。
儿为王,母为囚,旦舂暮舂无时休。天高地辱日月流,母苦不得从儿游。汉家谋臣张留侯,老人立致商山头。君王轻信羽翼愁,十年身后知安刘,髡钳之人何以留。
兰玉初攀桂,朱银降自天。堂中有一老,物外百三年。紫诰行充栋,霜毛尽满颠。仁人元自寿,端不羡臞仙。
积雨生残稻,苍苔入旧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