茆结萧萧宅,松周浅浅出。
斧桑云堕绿,堤水月留湾。
杨蕊风团去,虫丝燕掠还。
行经双只堠,曾未彻重关。
李新(一○六二~?),字元应,号跨鳌先生,仙井(今四川仁寿)人。神宗元丰七年(一○八四)入太学,时年二十三。哲宗元祐五年(一○九○)进士,官南郑县丞。元符三年(一一○○),在南郑应诏上万言书,夺官贬遂州。徽宗崇宁元年(一一○二),入党籍。大观元年(一一○七)遇赦,摄梓州司法参军。宣和五年(一一二三),爲茂州通判。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应其子时雨请,追赠一官(《宋会要辑稿》仪制一一之一二)。有《跨鳌集》五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卷(其中诗十一卷)。以上事蹟均依据本集中有关诗文。 李新诗,原集十一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跨鳌集》爲底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中江道中》是宋代诗人李新的作品。这首诗通过细腻描绘自然景物和富有情感的意象,展示了作者对旅途中的景色和心境的感悟。
诗中描述了茅草深深地覆盖着宅院,松树稀疏地围绕着宅院出现。斧头砍伐的桑树叶随风落下,河堤上的水面倒映着明亮的月光,在湾曲处停留。杨柳的轻柔枝条随风飘动,昆虫丝线和燕子在空中飞翔。诗人行经这对双堠(指城门),但还未通过重重关卡。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愉悦和思考。茅草和松树的对比,展现了自然的生机与静谧之间的和谐。桑树叶、堤水和月亮的描绘,营造出宁静而美丽的夜晚景色,给人一种宁静和舒适的感觉。杨柳的轻柔和昆虫丝线、燕子的飞翔,则表达了自然界中万物生长和流动的景象。最后,诗人提到行经双堠,却未能通过重重关卡,暗示了人生旅途上的困难和挑战。
整首诗以景物描写为主,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示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诗人以平淡的语言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传达了一种深邃而富有哲理的意境。读者在阅读这首诗时,可以感受到作者内心的宁静与思索,同时也被自然景色所打动,引发对生活和人生的思考。
烟雨千峰拥髻鬟,忽看青嶂白云间。卷藏破墨营丘笔,却展将军著色山。
晦魄移中律,凝暄起丽城。罩云朝盖上,穿露晓珠呈。笑树花分色,啼枝鸟合声。披襟欢眺望,极目畅春情。
幕中墨客随车后,驾上牙签遮坐右。唯留笔研乃自鐍,岂惜车茵容吏呕。青霞老去云海深,旧游尚见翻涛手。寄声秀句风入怀,坐念清标月当牖。天公厚我过穆生,何止餍韩仍饫柳。请同韶护公勿疑,老马由来识途久。近缘嗜酒识圣贤,已付长酣无可否。公当紫绶日垂腰,我已秃襟时见肘。
造化人难测,寒时暖似春。蛟龙冬不蛰,雷电夜惊人。四海疮痍甚,三边战伐频。静中观气数,愁杀草茅臣。
卷上珠帘,晚来一阵东风恶。客怀萧索。看尽残花落。自把银瓶,买酒成孤酌。伤漂泊。知音难托。闷倚阑干角。
杨柳青青鸟乱吟,春风香霭洞房深。百花帘下朝窥镜,明月窗前夜理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