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重登宝公塔复用前韵二首》

空见方坟涌半霄,难将生死问参寥。
应身东返知何国,瑞像西归自本朝。
遗寺有门非辇路,故池无钵但僧瓢。
独龙下视皆陈迹,追数齐梁亦未遥。

作者介绍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歷签书淮南判官、知鄞县、通判舒州,召爲群牧判官。出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嘉祐三年(一○五八),入爲度支判官,献万言书极陈当世之务。六年,知制诰。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出知江宁府。寻召爲翰林学士。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復相。九年,再辞,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十年,免府任,爲集禧观使,居江宁钟山。元丰元年(一○七八),封舒国公。后改封荆。哲宗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謚文。着有《临川集》一百卷、《唐百家诗选》二十卷、《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残)。另有《王氏日录》八十卷、《字说》二十卷、《老子注》二卷、《洪范传》一卷、《论语解》十卷,与子雱合着《新经诗义》三十卷,均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王荆公安石传》。《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王安石诗,有全集本和诗集李壁注本两个系统。今以明嘉靖三十九年吉阳何氏抚州覆宋绍兴中桐庐詹大和刊《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其中诗三十七卷,第三十八卷有六首四言诗)爲底本。校以南宋龙舒刊《王文公文集》本(简称龙舒本),张元济影印季振宜旧本《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本(张氏以爲系元大德本,据今人考证,实明初刻本,简称张本),清缪氏小岯山房刊本(简称缪本),日本蓬左文库所藏朝鲜活字本(简称蓬左本)。校本多出底本的诗,以及从他书辑得的集外诗,分别编爲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卷,各本多有与他人诗集互见或误收的诗,前人已多有指明。爲谨慎计,凡本集各本已收的诗,仍全部收入,在诗题下加注或加按说明;《瀛奎律髓》误收的他人诗,入存目。

作品评述

这首诗词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重登宝公塔复用前韵二首》。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重登宝公塔复用前韵二首

空见方坟涌半霄,
难将生死问参寥。
应身东返知何国,
瑞像西归自本朝。
遗寺有门非辇路,
故池无钵但僧瓢。
独龙下视皆陈迹,
追数齐梁亦未遥。

中文译文:
再次登上宝公塔,借用前人的韵调(诗的形式)写的两首诗。

空中看到方形的陵墓冲天而起,
难以将生死的问题问到参禅者那里。
应该回到东方去,才知道是哪个国家,
吉祥的形象向西方回归,自归于本朝。
留下的寺庙有一扇门,不是皇帝的道路,
古老的池塘没有漂亮的金银器皿,只有僧侣的瓢。
孤独的龙在下方俯视,都是过去的痕迹,
回顾历史的次数与梁朝的距离也不远。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王安石再次登上宝公塔的情景,通过对塔和周围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生死和时光流转的思考。

诗的开头,作者用"空见方坟涌半霄"来形容塔的高耸,方形的陵墓冲天而起,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接着提到"难将生死问参寥",表达了对生死问题的思索,但却难以得到真正的答案。这里的"参寥"指的是参禅者,意味着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人们往往难以领悟生死的真相。

接下来的两句"应身东返知何国,瑞像西归自本朝",表达了作者要回到东方去,探寻自己的根源和归属。"瑞像"指的是吉祥的形象,"西归"表示回到了本朝(指宋朝),这里描绘了王安石对家国的归属和对传统文化的追溯。

接下来的两句"遗寺有门非辇路,故池无钵但僧瓢",通过描写寺庙和池塘,表达了寺庙的朴素和清净之美。"遗寺有门"意味着寺庙的门扉向来宾敞开,但并非皇帝的大道,强调了寺庙的独立和纯粹性。"故池无钵但僧瓢"则暗示着寺庙的简朴,没有奢华的器皿,只有僧侣用来舀水的瓢子,凸显了寺庙的清静和佛教的修行精神。

最后两句"独龙下视皆陈迹,追数齐梁亦未遥",通过描述龙的视角,展示了历史的沧桑和悠久。"独龙下视皆陈迹"表达了历史的长久和世事的变迁,无论是龙还是历史,都能看到过去的痕迹。"追数齐梁亦未遥"则意味着回顾历史的次数与梁朝的距离并不遥远,强调了历史的延续性和连续性。

整首诗以宝公塔为背景,通过对塔和周围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生死和历史的思考。作者通过寓景抒情的手法,以简洁而意味深远的语言,表达了对生命和历史的感悟,展示了王安石深邃的思想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整体氛围庄重肃穆,语言简练而富有意境,给人以深思和启迪。

  • 《皇后庙十五首》

    彝尊鬯酒,庆佑遂行。介以纯嘏,允答明诚。

  • 《再次竹溪韵》

    聊为汤饼会亲宾,岂敢夸张堕张麟。汝若上扳曾大父,翁堪下见我先人。善和书即传家宝,儒行篇方聘度珍。莫遣父兄被嗤笑,金根谬改作金银。

  • 《酬陆三与邹十八侍御》

    城分流水郭连山,拂露开怀一解颜。令尹关中仙史会,河阳县里玉人闲。共怜秋隼惊飞至,久想云鸿待侣还。莫恨殷勤留此地,东崖桂树昔同攀。

  • 《方红》

    炎蒸官屋如樊笼,安得雪嚼郎官红。海山仙人隔千里,忽到眼中宗派同。

  • 《上平江陈侍郎十绝》

    功名碎啄与时同,譬似青天白日中。不觉片云随雨雹,适从何处运神通。

  • 《野息》

    覆之茅三重,树以不加斲。野息若规模,规模如是作。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