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重别成父二首》

中原归尚棘,三墓久成芜。
未议增封树,先宜增封树,先宜禁牧刍。
便须营虎落,将以护龙雏。
不用平安报,惟期剪伐无。

作者介绍

赵蕃(一一四三~一二二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爲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争狱罢。时清之知衡州,求爲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謚文节。蕃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着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干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赵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赵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清武英殿聚珍版(简称殿本)、《永乐大典》残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十七卷。

作品评述

《重别成父二首》是宋代赵蕃的作品。诗中描述了中原地区荒芜和墓地长满荒草的景象,以及对治理措施的思考和期望。

这首诗的中文译文如下:

中原归尚棘,
三墓久成芜。
未议增封树,
先宜禁牧刍。
便须营虎落,
将以护龙雏。
不用平安报,
惟期剪伐无。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中原地区的状况,表达了赵蕃对社会秩序和治理的关切。

诗的开头写道,中原地区已经归于荆棘丛生的状态,三个墓地长期以来都被荒草覆盖。这种描写给人一种凄凉和荒凉的感觉,暗示着社会秩序的紊乱和治理问题的突出。

接着,诗人提出了一些思考和期望。他说还没有讨论增添树木的问题,但首先应该禁止牧放家畜吃草。这里的"增封树"和"禁牧刍"是诗人对治理措施的建议,希望通过种植树木和禁止放牧来改善当地的环境和秩序。

诗的后半部分,赵蕃进一步指出应该建立警卫系统,以保护社会的安定。他提到需要建立一个能够阻止老虎侵袭的机制,以保护年幼的龙雏。这里的"虎"和"龙"可以象征着社会的危险和希望,而警卫系统则代表着治理措施的实施和维护社会秩序的需要。

最后一句"不用平安报,惟期剪伐无"表达了诗人对安定局势的期盼,但他认识到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采取行动,而不仅仅是空谈。"剪伐无"意味着清除杂草,恢复社会秩序的意思。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述了中原地区的荒弃景象,并表达了对社会秩序和治理的关切。诗人通过提出治理措施的建议,表达了对社会安定和秩序恢复的期望。这首诗反映了宋代社会面临的问题和诗人对社会发展的思考。

  • 《严子陵钓台》

    聘幣凡三到水涯,东都莫是欠人才。当时若使无新室,此地安知有钓台。鱼水相忘身外乐,羊裘曾卧禁中来。桐江一派清如昨,千古高风挽不回。

  • 《泊巴东》

    偶泊巴东古县前,宦情乡思两绵绵。不堪蜡炬烧残泪,雨打船窗半夜天。

  • 《宿扬州》

    江横渡阔烟波晚,潮过金陵落叶秋。嘹唳塞鸿经楚泽,浅深红树见扬州。夜桥灯火连星汉,水郭帆樯近斗牛。今日市朝风俗变,不须开口问迷楼。

  • 《题刘后村所跋杨朴移居图》

    曾对君王已放还,何须当道把渔竿。使轺将宿人将避,拗折渔竿趕入山。

  • 《次韵友人》

    只将梦幻视浮生,志念俱消岂复增。竹杖芒鞋轻胜马,布衣蔬饭淡於僧。睡魔为祟勤呼茗,病眼羞明懒近灯。好把金鎞轻掠削,近来知有阿谁能。

  • 《题林文之诗卷二首》

    君豪自合相推逊,吾老犹堪共切磋。有许奇奇并怪怪,直将少少胜多多。风人所作葩而正,治世之音乐以和。他日薰弦要赓载,勿为处士五噫歌。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