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至秀州赠钱端公安道并寄其弟惠山山人》

鸳鸯湖边月如水,孤舟夜傍鸳鸯起。
平明击缆石桥亭,惭愧冒寒髯御史。
结交最晚情独厚,论心无数今有几。
寂寞抱关叹萧生,耆老执戟哀扬子。
怪君颜采却秀发,无乃迁谪反便美。
天公欲困无奈何,世人共抑真疏矣。
毗陵高山锡为骨,陆子遗味泉冰齿。
贤哉仲氏早拂衣,占断此山长洗耳。
山头望湖光泼眼,山下濯足波生指。
倘容逸少问金堂,记与嵇康留石髓。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作品评述

《至秀州赠钱端公安道并寄其弟惠山山人》是宋代文学家苏轼所写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鸳鸯湖边月如水,
孤舟夜傍鸳鸯起。
平明击缆石桥亭,
惭愧冒寒髯御史。
结交最晚情独厚,
论心无数今有几。
寂寞抱关叹萧生,
耆老执戟哀扬子。
怪君颜采却秀发,
无乃迁谪反便美。
天公欲困无奈何,
世人共抑真疏矣。
毗陵高山锡为骨,
陆子遗味泉冰齿。
贤哉仲氏早拂衣,
占断此山长洗耳。
山头望湖光泼眼,
山下濯足波生指。
倘容逸少问金堂,
记与嵇康留石髓。

诗意:
这首诗词是苏轼寄给钱端公安道并寄给钱端的弟弟惠山山人的作品。诗中描绘了鸳鸯湖边的月光如水,孤舟在夜晚靠近鸳鸯湖,清晨时击缆离开石桥亭。苏轼对自己的身份感到惭愧,他以冒寒的胡须掩饰自己是一位官员。他表达了对钱端的深厚情谊,称他为自己最晚结交的知己,心灵相通的朋友。他也提到了对萧生和扬子的思念和哀叹,以及对时局的感慨。最后他提到了仲氏,指的是陆机,将他视为贤者,赞美他早年就追求真理的勇气,用洗耳清心的比喻表示他在山中修行。诗末他表达了对山水的赞美,以及对嵇康的思念。

赏析:
这首诗词展现了苏轼对友谊和人生的思考。他通过描绘鸳鸯湖的美景,将自己的情感与自然景物相融合,表达了对钱端的深厚友谊和对朋友间心灵交流的珍视。他用寂寞抱关的形象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孤寂和对萧生、扬子等已故朋友的思念之情。在对时局的感慨中,他揭示了社会对真实、优秀的压抑,表达了对时世疏离的痛感。最后,他通过对陆机的赞美和对嵇康的怀念,表达了对真理追求者的敬佩和对友谊的珍视。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物和人物描写为线索,融合了友情、思念、社会观察和对真理的追求等多个主题。苏轼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抒发,展示了自己独特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使诗词充满了情感和意境。这首诗词在情感表达上深入细腻,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友情、时局、真理的思考,展示了苏轼对人生的洞察和感慨。整体氛围温婉而含蓄,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 《八月七日始见白髭一茎》

    昔见白髭惊,今见白髭喜。人将拔去之,我独不然耳。拔之既更生,留之何所耻。白日傥日拔,日拔讵能已。黑壮不为贵,白衰不为鄙。道德保於中,任从髭发齿。

  • 《东阳道中作(一作寒食日)》

    百花香气傍行人,花底垂鞭日易醺。野父不知寒食节,穿林转壑自烧云。

  • 《木兰花(风前)》

    寻梅莫背东风路。路在花前知去处。真香破鼻蓦然闻,试问幽丛知几步。多情更被无寒助。万物枯时神物护。一枝和雪倚栏干,昨夜初开春信度。

  • 《扈从温泉同紫微黄门群公泛渭川得齐字》

    虹旗映绿荑,春仗汉丰西。侍跸浮清渭,扬舲降紫泥。近临钧石地,遥指钓璜溪。岸转帆飞疾,川平棹举齐。傅舟来是用,轩驭往应迷。兴阕菱歌动,沙洲乱夕鹥.

  • 《送李判官赴桂州幕》

    欲知儒道贵,缝掖见诸侯。且感千金诺,宁辞万里游。雁峰侵瘴远,桂水出云流。坐惜离居晚,相思绿蕙秋。

  • 《贺圣朝》

    草堂初寐,青衣扃户,丹项归巢。抱瑶琴,高枕梦游仙岛,待闲访三茅。中宵睡觉,声如鸣佩,竹被风敲。隔疏林、斜望断云飞,正月上松梢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