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至日》

客中双鬓老尘埃,海角仍逢至日来。
近腊风光初染荔,新阳气力仅浮灰。
豆糜厌胜怜荆俗,云物书祥忆鲁台。
搔首故园心欲断,少陵赖有掌中杯。

作者介绍

刘子翚(一一○一~一一四七)字彦沖,号病翁,崇安(今属福建)人。韐仲子。以荫补承务郎,辟爲真定府幕属。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通判兴化军(本集卷五《送张当世序》)。后以疾退居故乡屏山,学者称爲屏山先生,朱熹尝从其问学。绍兴十七年卒,年四十七。遗着由其子玶编爲《屏山集》二十卷,胡宪爲之序,朱熹跋。《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刘子翚诗,以明正德七年刘泽刻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十八年李廷钰秋柯草堂刊本(简称李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至日》是宋代刘子翚的一首诗词。该诗以客居他乡为背景,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并以日出为象征,寄托了对未来的希望和对生活的期许。

诗词中的“客中双鬓老尘埃,海角仍逢至日来”描绘了旅途中的辛劳和漫长,双鬓已染上尘埃,但仍然期待迎接每一天的日升。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在外客居时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对未来的希望和对生活的坚持。

“近腊风光初染荔,新阳气力仅浮灰”描绘了冬末春初的景色,腊月即将过去,春天的风光刚刚开始,但阳光的温暖和活力还未完全显现,只有一些微弱的灰尘悬浮在空中。这里通过描写自然景观,抒发了作者对生活的期待,寄托了对未来美好的向往。

“豆糜厌胜怜荆俗,云物书祥忆鲁台”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豆糜是一种简朴的食物,寓意着厌弃富丽堂皇的生活;荆俗指的是外地的风俗习惯,作者对之不以为然。通过对比,作者表达了对故乡淳朴生活的怀念和珍视。同时,“云物书祥忆鲁台”是对故乡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于故乡的美好记忆和思念之情。

最后两句“搔首故园心欲断,少陵赖有掌中杯”表达了作者对故园的思念之情。作者搔首表示内心的焦虑和痛苦,心已经几乎要断掉了。然而,少陵指的是少陵野猪林,掌中杯可能指的是酒杯,这里通过对掌中杯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在他乡的安慰和寄托。虽然身处异乡,但通过饮酒,作者能够回忆起故园的美好,并找到一丝安慰和慰藉。

总的来说,刘子翚的《至日》是一首表达对故乡思念、对未来希望和对生活坚持的诗词。通过描绘旅途的辛劳、春天初现的景色以及对故乡的思念,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故乡淳朴生活的珍视。最后,通过对掌中杯的赞美,表达了在他乡寻找安慰和慰藉的心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宋代文人的旷怀之情。

  • 《官舟上富池二首》

    荒舟可隘守,难供渺茫泛。忽罹风水高,愁睹帆脚蘸。凉薄有身纪,平白虑此隐。闻说所侨地,昼夜演空梵。

  • 《私愿》

    胡尘未动朔云浮,行在多欢见小侯。愿保三冬资我乐,更无一事使人愁。

  • 《句》

    看翻后夜月囘照,梦忆前生地不同。

  • 《万杉长老秀痴翁见示五言次韵》

    了得宗门事,何忧常住贫。听师林下话,是我眼中人。星渚三秋月,庐山万古春。昭陵御书在,岁久莫生尘。

  • 《杂曲歌辞·十二月乐辞·十一月》

    宫城团回凛严光,白天碎碎堕琼芳。挝钟高饮千日酒,却天凝寒作君寿。御沟泉合如环素,火井温水在何处。

  • 《昆明池泛舟》

    一枝青竹榜,泛泛绿萍里。不见钓鱼人,渐入秋塘水。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