霭霭高林绿实圆,清霜一洗若金悬。
李衡何等相奴隶,自有高人相国贤。
张耒(一○五四~一一一四),字文潜,人称宛丘先生,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生长于楚州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南)。爲诗文服膺苏轼,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授临淮主簿。元丰元年(一○七八),爲寿安尉。七年,迁咸平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以太学录召试馆职,歷秘书丞、着作郎、史馆检讨。元祐末,擢起居舍人。哲宗亲政,以直龙图阁学士出知润州,未几,改宣州。绍圣三年(一○九六),管勾明道宫。四年,坐党籍落职,谪监黄州酒税。元符二年(一○九九),改监復州酒税。徽宗即位,起通判黄州,迁知兖州,召爲太常少卿,出知颍州、汝州。崇宁元年(一一○二),因党论復起,贬房州别驾,黄州安置。五年,归淮阴。大观二年(一一○八)居陈州,政和四年卒,年六十一。有《柯山集》五十卷(另有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张右史文集》六十卷,《宛丘先生文集》七十六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张耒诗,前二十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柯山集》爲底本;第二十六卷至三十一卷以清光绪广东广雅书局重印武英殿聚珍版《柯山集》附录“拾遗”(陆心源辑)、“续拾遗”爲底本。参校明小草斋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草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康熙吕无隠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吕本,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旧钞本《张右史文集》(简称丛刊本)、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田毓璠校勘重印粤本《柯山集》(简称田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十二、三十三卷。
《橘》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张耒。这首诗描绘了一棵橘树的景象,并通过对橘子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李衡的赞美和敬仰。
诗中的第一句“霭霭高林绿实圆”描绘了橘树郁郁葱葱的景象,橘子绿叶茂盛,果实饱满圆润。这一句通过形容词的运用,展现了橘树的生机勃勃和丰收的景象。
接着,诗中的第二句“清霜一洗若金悬”表达了橘子经过清晨的霜洗后,闪耀着金黄色的光芒。这里的比喻手法将橘子与金子相联系,突出了橘子的珍贵和光彩夺目。
最后两句“李衡何等相奴隶,自有高人相国贤”表达了作者对李衡的敬佩和推崇。李衡是宋代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的才华和品德使他成为了一位伟大的国家贤臣。通过这两句,作者表达了自己对李衡的崇拜之情,并将其比作高人相国贤。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橘子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李衡的赞美和敬仰。通过形容橘子的生机勃勃和光彩夺目,作者将李衡比作高人相国贤,突出了他的才华和品德。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李衡的崇拜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自然景象的赞美。
寺前山远古陂宽,寺里人稀春草寒。何事最堪悲色相,折花将与老僧看。
上山割白纻,山高叶摵摵。持归当户绩,为君为絺绤。不惜洁如霜,畏君莫我即。谁言菖蒲花,可闻不可识。
明星入东陌,灿灿光层宙。皎月映高梧,轻风发凉候。金门列葆吹,钟室传清漏。简册自中来,貂黄忝宣授。更登天禄阁,极眺终南岫。遥羡商山翁,闲歌紫芝秀。晨兴念始辱,夕惕思致寇。倾夺非我心,凄然感田窦。
泉声一派迫人寒,疑有痴龙在此间。听了西淙三日雨,不知天上有庐山。
一曲归欤浩浩歌,世间无地不风婆。人从贫贱识者少,事向艰难省处多。紫塞将军秋佩印,玉掌学士夜鸣珂。太平宰相不收拾,老死山林无奈何。
今日何不乐,振策登高山。深林仰无见,藤蔓阴以繁。鼪鼯绕树啼,黄鹄空飞翻。揽辔向西北,思欲赴昆仑。琼楼十二重,豹虎夹陛阍。青溟欲何之,谁向王母言。徘徊岁华晚,感激生愁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