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治圃杂书二十首》

圃事亦儿嬉,因成二十诗。
似蒙神物助,堪作画图披。
南面开书阁,东偏浚墨池。
土功恐难极,莫可且随宜。

作者介绍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治圃杂书二十首》是宋代方回创作的一组诗词。这组诗词以园艺为题材,描绘了园中的种种景物和园丁的快乐心情。下面是这组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治圃杂书二十首》的中文译文如下:

圃中的事务就像孩子的嬉戏一样,顺势写成了二十首诗。仿佛受到了神灵和自然的帮助,这些诗词可以被用来绘画和展示。在南面开辟了书阁,东侧建了一座墨池。尽管土地的工作可能难以完成,但还是得顺其自然,随遇而安。

这组诗词的诗意表达了作者方回在园艺中的乐趣和对自然的赞美。园艺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活动,通过耕种、种植和打理花草树木,人们可以与大自然相互交融,感受到生命的律动和变化。作者将园艺比作孩子的嬉戏,把自己融入到自然的怀抱中,感受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

诗词中提到了书阁和墨池,这些象征着文化和艺术。书阁是藏书和读书的地方,墨池则是书法和绘画的工具之一。这些文化元素与园艺相结合,展现了作者对多种艺术形式的热爱和追求。作者将园艺与文化艺术相结合,使园艺成为一种富有创造力和审美价值的活动。

在最后两句中,作者提到土地的工作可能难以完成,但仍然要顺其自然,随遇而安。这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对园艺过程中不可控因素的认知。尽管努力耕耘,但对于土地和植物的生长来说,有时候还是需要顺其自然,顺从自然的力量。

总的来说,方回的《治圃杂书二十首》以园艺为背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园艺活动的赞美。通过与自然融合,作者感受到了生命的美好和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诗词中融入了文化和艺术元素,展示了作者对多种艺术形式的追求。最后,作者呼吁人们要顺其自然,接受自然的变化和不可控因素。这组诗词不仅表达了作者个人对园艺的情感,也传递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和生活哲学。

  • 《重赠刘原父》

    忆昨君当使北时,我往别君饮君家。爱君小鬟初买得,如手未触新开花。醉中上马不知夜,但见九陌灯火人諠哗。归来不记与君别,酒醒起坐空咨嗟。自我我亦随往矣,行即逢君何恨邪。岂知前後不相及,岁月◇◇行无涯。古北岭口踏新雪,马盂山西看落霞。风云暮惨失道路,◇谷夜静闻◇

  • 《诸公招饮不赴诗送酒》

    又桨浮波日夜催,胥涛不到子陵台。为怜摘菊空盈把,故遣鸱夷送酒来。

  • 《秋夕和吕讲师韵》

    谁弹招隐操,云外伴清幽。午夜山林月,一花天地秋。经窗凉影淡,禅榻古香浮。不作蟾宫梦,凄然忆旧游。

  • 《春社日祀事既毕轿中得三绝》

    辗然冯轼受风吹,吏皂前惊雨湿衣。岂识主人非崛强,一川生意索褰帏。

  • 《钓雪老渔》

    彼渔者何人,莫是沧浪叟。万顷自清心。千山同白首。忘世但生纶。得鱼唯换酒。醉后任扁舟,流到湘川口。

  • 《偈颂一百六十首》

    国清才子贵,家富小儿娇。大家出只手,彼此不相饶。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