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知非》

名教自可乐,搢绅贵行道。
何必学狂歌,深山对丰草。

作者介绍

权德舆,字载之,天水略阳人。未冠,即以文章称,杜佑、裴胄交辟之。德宗闻其材,召为太常博士,改左补阙,兼制诰,进中书舍人,歷礼部侍郎,三知贡举。宪宗元和初,歷兵部、吏部侍郎,坐郎吏误用官阙,改太子宾客,俄復前官,迁太常卿,拜礼部尚书,同平章事。会李吉甫再秉政,帝又自用李绛,议论持异,德舆从容不敢有所轻重,坐是罢,以检校吏部尚书,留守东都。復拜太常卿,徙刑部尚书,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二年,以病乞还,卒于道,年六十。赠左僕射,谥曰文。德舆积思经术,无不贯综,其文雅正赡缛,动止无外饰,而醖藉风流,自然可慕,为贞元、元和间缙绅羽仪。文集五十卷,今编诗十卷。 权德舆字载之,天水畧阳人。元和十三年八月,以病自山南西道节度使任乞还,卒于道,年六十。补诗一首。

作品评述

《知非》是一首唐代权德舆所作的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名教自可乐,
搢绅贵行道。
何必学狂歌,
深山对丰草。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于名誉和修养的思考和观察。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诗意和赏析:

诗的第一句话,"名教自可乐",意味着作者认为遵守传统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名教)是一种快乐和幸福的源泉。这里的"名教"指的是古代士人应该具备的品德和学问修养。

接下来的一句话,"搢绅贵行道",表明作者认为真正的绅士应该以行动来体现自己的高尚道德。"搢绅"指的是士人的服饰,而"贵行道"则强调了士人应该以品行来彰显自己的身份和地位。

在第三句话中,作者质疑了学习狂歌的必要性:"何必学狂歌"。这里的"狂歌"可能指的是一种放纵和追求享乐的行为,与前面提到的名教和贵行道形成了对比。作者认为学习狂歌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快乐和满足。

最后一句话,"深山对丰草",描绘了一幅深山中茂盛的草木景象。这里的深山象征着宁静和远离世俗的生活,而茂盛的草木则代表着自然的繁荣和美好。这句话可能意味着作者认为真正的快乐和满足可以从与自然和谐相处中获得。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于传统道德和修养的尊崇,以及对于追求名利和享乐的怀疑。作者认为真正的快乐和满足来自于遵守道德准则和与自然和谐相处,而不是追逐虚荣和享乐。这首诗词展现了唐代士人对于内在修养和精神追求的思考,并呼吁人们回归真实的价值观。

  • 《谢宾客挽歌三首》

    位不登三事,才宜列四科。清名时自得,华冕世空多。望气悲埋剑,临风叹逝波。吴阡蒿作里,楚挽薤成歌。会葬千人至,来观数郡过。无由亲执绋,东首泪滂沱。

  • 《缘识》

    如来千百亿,化身本是真。駈駈烦恼不解嗔,我不能谈说,沿旧却知新。

  • 《和自山》

    春晚伤为客,月明思见君。我方慕苏武,谁复从田文。龙背夹红日,雁声连白云。琶琵汉宫曲,马上不堪闻。

  • 《小园逢春》

    小隐园中百本花,各随红紫发新芽。东君见借阳和力,不减公侯富贵家。

  • 《邺下杂咏》

    一赋何曾敌两京,也知土木费经营。浊漳确是无情物,流尽繁华只此声。

  • 《偈六首》

    动时常寂寂,静处活鱍鱍。动静两俱忘,佛祖何处著。蓦地梦回头,长天飞一鹗。春风有时好,春风有时恶。不得春风花不开,花开又被风吹落。错错错,蒸饼元来是面作。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