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曰余儿兮,吾莫知其何尤。
妇曰良人兮,吾曷为罹此忧。
兄弟不以是咎兮,朋友称其好修。
恭不得其故兮,庸强名之曰命。
相彼下堂而贻戚兮,或结缨以顺听。
万不同咸自取兮,曾二者孰失其正声。
鬼神之所仇兮,人直躬焉是病。
胥属镂忽堕其前兮,屈鱼腹以为阱。
奇祸作於牖下兮,顾奚悲而宜庆。
嗟子何伤兮,独余怀不能以自胜。
陈傅良(一一三七~一二○三),字君举,温州瑞安(今属浙江)人。早师事郑伯熊、薛季宣,爲永嘉学派巨擘。孝宗干道八年(一一七二)进士,授太学录。歷通判福州、知桂阳军。光宗禅位,迁提举湖南常平茶盐、转运判官,改提点浙西刑狱,过阙,留爲吏部员外郎。绍熙三年(一一九二)迁秘书少监兼实录院检讨官,嘉王府贊读,起居舍人,四年,兼权中书舍人,因建言调和两宫矛盾不应,自免而归。宁宗即位,召爲中书舍人兼侍读、直学士院、同实录院修撰。寻与韩侂胄不合,出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庆元二年(一一九六),削秩罢宫观,杜门韬晦,榜所居室爲止斋。嘉泰三年卒,年六十九,謚文节。有《止斋先生文集》五十二卷等。事见本集附录宋楼钥《陈公神道碑》、蔡幼学《陈公行状》,《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陈傅良诗,以明正德覆刻宋嘉定五年永嘉郡斋本爲底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郑自明哀词》是宋代诗人陈傅良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处境的哀叹和无奈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母曰余儿兮,吾莫知其何尤。
妇曰良人兮,吾曷为罹此忧。
兄弟不以是咎兮,朋友称其好修。
恭不得其故兮,庸强名之曰命。
相彼下堂而贻戚兮,或结缨以顺听。
万不同咸自取兮,曾二者孰失其正声。
鬼神之所仇兮,人直躬焉是病。
胥属镂忽堕其前兮,屈鱼腹以为阱。
奇祸作於牖下兮,顾奚悲而宜庆。
嗟子何伤兮,独余怀不能以自胜。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对话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哀伤和困惑。诗的开头,母亲问诗人为何自责,而妻子问诗人为何陷入忧虑之中。诗人感到困惑,因为兄弟朋友都认为他品行端正,而他却无法理解自己为何深陷困境。诗人认为自己的悲苦是命运的安排,而并非自己的过错。
诗中还描述了诗人与他人的交往。他在下堂时带给家人忧伤,也有人为了迁就他而结缨顺从。然而,无论是他个人的选择还是他人对他的评价,都无法使他摆脱困境,同时也无法确定何为正确之声。
诗中提到鬼神看不起直躬的人,暗示诗人可能因为过于正直而受到神明的敌视,使得他的境况更加困顿。他的亲戚朋友也频繁出现问题,使得他如屈鱼腹般陷入陷阱。奇怪的灾祸在窗下发生,诗人不知道应该悲伤还是庆祝。
诗的结尾,诗人自问自己的伤痛是何来由,但他孤独地思忖着,无法战胜内心的困扰。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困惑。诗人感到无法理解自己为何陷入困境,无法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表达个人的困境和矛盾,诗人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不可预测性,以及在逆境中的无奈和苦闷之感。这首诗词在表达情感的同时,也引发人们对命运和人生意义的深思。
味道苏仙井,言归鬓尚青。仅周新甲子,还仰旧仪刑。秘殿欣疏宠,华钟待勒铭。追随樽酒地,愁绝最高亭。
海山迢递信音稀,静对斜阳独倚扉。回首八千余里路,觉今二十一年非。白云流水聊相伴,绛阙清都未得归。昨夜乐丘残梦觉,窗前明月照鹑衣。
去秋双峨摧,今夏芝岩坠。松江松惨然,花屿花流涕。惟有长空孤月圆,东西分照两无偏。
获稻来墝埆,开篘荐碧香。地偏皆斥卤,汲井得甘芳。漫仕今千室,前人陋一乡。民安吾亦饱,相乐亦相忘。
碧梧金井生早秋,北斗斜挂银河流。鹊桥灵车俨若渡,织女有约期牵牛。古传此事不可诘,五云仿佛闻笙球。搴衣举酒酹明月,起舞激烈心悠悠。但恨玉兔捣灵药,不能医此万古之闲愁。眼看明月年年好,古人逝矣今人老。今人还是后人哀,绿鬓朱颜岂堪保。自怜年少心志狂,赤手直欲扳扶
北陆冰初结,南宫漏更长。何劳却睡草,不验返魂香。月隐仙娥艳,风残梦蝶扬。徒悲旧行迹,一夜玉阶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