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马可代步,无马徒步行。
有酒醉亦佳,无酒神思清。
客楼卧病中,日夜唯雨声。
此病尚可起,当可雨复晴。
气尽死期至,岂容强求生。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正月初四后十余日病嗽不能出杂书十首》是宋代方回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述了作者在初春时节患病的情景,并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感悟。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正月初四过后十几天,我患上了咳嗽,不能外出。有马可以代步,没有马就徒步行走。有酒醉时也是愉快的,没有酒却能清晰地思考。我躺在客楼中间,病中沉沉地听着雨声,日夜不停。虽然这病还能好起来,但也许雨过天晴之后,我的病就会恶化。生命的气息在枯竭,死亡的期限即将来临,我怎能强求生存呢?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作者患病的情景,表达了人在疾病和困境中对生命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感悟。首先,诗中提到有马可代步,无马徒步行,形象地表达了作者身体不适的困扰,暗示了人在身体欠佳时的无奈和不便。其次,诗人在描述有酒醉和无酒的对比中,传达了病中的思考和内心的清明。即使没有酒精的陶醉,作者仍然能够清晰地思考,显示出他对生命的珍视和对内心世界的探索。最后,诗中通过描写病中躺卧在客楼中,倾听雨声的场景,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敏感和对世界的体察。雨声的不断响起,映照出作者内心的孤寂和对生命的不安。诗的结尾表达了作者对死亡的接受和对生命的放下,展示了一种豁达和超脱的境界。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作者病中的心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疾病的表达,展示了一种对生命的深思和对世界的感悟。诗人以自然与人生的对比,表达了对生命和死亡的思考,展现了一种超脱和豁达的情感态度。整首诗词以简约的语言,寥寥数语道出了作者内心的思虑和对生命的领悟,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清友天赋完,岁晚树独暖。粲此白玉英,瑟彼清庙瓒。香自根中来,冰雪匪压断。一见一回老,殷勤呼茗碗。
二山在咫尺,灵药非草木。玄芝生太元,黄精出长谷。仙都浩如海,岂不供一浴。何当从山火,束縕分寸烛。
放生鱼鳖逐人来,无主荷花到处开。水枕能令山俯仰,风船解与月徘徊。
榕声竹影一溪风,迁客曾来击短篷。我与竹君俱晚出,两榕犹及识涪翁。
我游黄山当严冬,雪消日暖无天风。欲求昔人栖隐处,发兴况有高僧同。危矼侧步目已眩,绝壁下瞰心为忡。交流二涧泻寒碧,樵牧不来萝径穷。嵯峨乱石大如屋,蹴踏豺虎登虬龙。手披灌木出林杪,仰从云际窥奇峰。中高一柱揭南斗,旁扶两岫森寒松。文楸万本翠如织,宛宛内蓄何冲融。
少年随分赋鹦洲。得意桂花秋。今日送君行色,梦和月到南楼。材名仲父,辞华季子,香满南州。勉力中流击楫,直须连钓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