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鹧鸪天》

岸柳黄深绿已垂。
庭花红遍白还飞。
几回画蜡银台梦,双字香罗金缕衣。
山浅澹,水茫澹,水茫弥。
顿无消息许多时。
杏梁知有新来燕,下却重帘不放归。

作者介绍

卢祖皋(约1174—1224),字申之,一字次夔,号蒲江,永嘉(今属浙江)人。南宋庆元五年(1199)中进士,初任淮南西路池州教授。今诗集不传,遗著有《蒲江词稿》一卷,刊入“彊村丛书”,凡96阕。诗作大多遗失,唯《宋诗记事》、《东瓯诗集》尚存近体诗8首。

卢祖皋的生平

  卢祖皋于庆元五年(1199年),考取进士,从此便进入仕途。

  嘉泰二年(1202),调任两浙西路吴江(今苏州市)主簿,重到吴中。嘉定十一年(1218),因文才卓著,内召临安,主管刑、工部架阁文字。十三年除秘书省正字,十三年三月,任校书郎。十二月,为秘书郎。十四年正月,升著作佐郎。十月,为著作郎兼权司封郎官。十五年正月,直学士院暂代学士职务,起草制诏及其他文稿。九月,迁将作少监,未久逝世,享年51岁,墓葬在杭州西湖名胜“九里云松”(洪春桥以西至灵隐天竺一带)。卢祖皋为楼钥之甥,学有渊源,与永嘉四灵以诗相倡和。卢氏为八百年来温州词宗,宋黄升《中兴以来绝妙词选》卷八评云:“申之乐章甚工,字字可入律吕,浙人皆唱之。有《蒲江词稿》行世”。又《中兴词话》谓其《虞美人。钓雪亭》词“无一字不佳,每一咏之,所谓如行山阴道中,山水映发,使人应接不暇”。周济《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竹屋、蒲江并存盛名。蒲江窘促,等诸自郐;竹屋硁硁,亦凡响耳。”

作品评述

《鹧鸪天》是宋代卢祖皋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岸柳黄深绿已垂。
庭花红遍白还飞。
几回画蜡银台梦,
双字香罗金缕衣。
山浅澹,水茫澹,水茫弥。
顿无消息许多时。
杏梁知有新来燕,
下却重帘不放归。

中文译文:
河岸上的柳树黄了、深绿的叶子已经垂下。
庭院里的花朵红得遍地开放,飞扬的花瓣如雪白。
多次梦见画蜡制作的银台,
双字的香罗衣裳上绣满了金色的花纹。
山峦浅淡,水面一片茫茫,水中的茫然更加弥漫。
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任何消息传来。
在杏树梁上,知道有新来的燕子,
然而,却下重帘,不愿放它回去。

诗意和赏析:
《鹧鸪天》描绘了一幅寂静而忧郁的景象。诗中以自然景物和人物情感隐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失落。

诗的开篇描写了岸边的柳树,黄色的叶子已经垂下,绿色的深浓。这种景象暗示着秋天的来临,也象征着事物的凋谢和衰老。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庭院中绽放的红花,花朵的红色遍布整个庭院,如同飞舞的雪花一般。这里的红花可以被视为生命的迸发和希望的象征,与前面描述的衰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诗的第三、四句表达了诗人多次梦见的画蜡银台,以及绣满金色花纹的双字香罗衣裳。这里的画蜡银台和香罗衣裳都是华丽而珍贵的物品,暗示了诗人内心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第五、六句中的山浅澹、水茫澹表达了一种模糊和茫然的感觉。诗人感觉自己已经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得到任何消息,生活平淡无奇,一片茫然。

最后两句描述了在杏树梁上,诗人知道有新来的燕子,但却下重帘,不愿意放它回去。这里的燕子可以被视为希望和自由的象征,而重帘的放下则暗示了诗人对于现实生活的束缚和困扰。

整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和意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迷茫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它以淡雅的笔触婉约而含蓄地表达了宋代士人的情感和生活境遇,展示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思索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 《胡郎中挽章》

    鸡窗同隶习,雁塔独飞翔。荐牍盈丹戾,封章列皂囊。锦衣荣梓里,符竹耀江乡。三迳方谋适,琴尊忽破亡。

  • 《长相思》

    酒孤斟。客孤吟。戏马台荒露草深。英雄何处寻。爱登临。莫登临。定是愁来关客心。暮天烟水沈。

  • 《缘识》

    故无形像显教寻,隐秘踪由自古今。妙法不传经上字,玄门消息罔知深。

  • 《十离诗·珠离掌》

    皎洁圆明内外通,清光似照水晶宫。只缘一点玷相秽,不得终宵在掌中。

  • 《寿春郡王阁春帖子》

    异表英奇非世出,惠心通敏尽生知。更当淑景承慈煦,永奉嘉祥茂本枝。

  • 《悼阿驹七首》

    富贵威权得自由,收融二子杀杨修。闲人于物无恩怨,那得仓舒只麽休。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