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鹧鸪天(江槛)》

暮雨朝云不自怜。
放教春涨绿浮天。
只令画阁临无地,宿昔新诗满系船。
青鸟外,白鸥前。
几生香火旧因缘。
酒阑山月移雕槛,歌罢江风拂玳筵。

作者介绍

朱熹(一一三○~一二○○),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晦翁、考亭先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遡翁,祖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高宗绍兴十八年(一一四八)进士,授泉州同安主簿。罢归请祠,监潭州南岳庙。孝宗朝,歷官秘书郎,知南康军,直秘阁,提举江西、浙东常平茶盐,江西提刑,秘阁修撰。光宗即位,知漳州。绍熙四年(一一九三),知潭州兼荆湖南路安抚。宁宗即位,除焕章阁待制兼侍讲,寻提举南京鸿庆宫。庆元二年(一一九六),韩侂胄专政,行僞学党禁,落职罢祠。六年,卒,年七十一。嘉定二年(一二○九),追謚文。理宗淳祐元年(一二四一),从祀孔庙。熹登第五十载,任地方官仅七年半,立朝时间更短,生平主要从事着述和讲学,是宋代理学集大成者。有《楚辞集註》八卷、《诗集传》二十卷等。文集版本甚多,生前即有无名氏编刊之《晦庵先生文集》前集十一卷,后集十八卷,卒后,有宁宗时浙江官刻之《晦庵先生文集》一百卷。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建安书院雕印,除集一百卷外,并附王遂辑续集十一卷及余师鲁辑别集十卷。自宋末至明、清,仍续有增补、刊刻。事见《勉斋集》卷三六《文公朱先生行状》,《宋史》卷四二九有传。 朱熹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嘉靖十一年(一五三二)《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其中卷一至卷一○及别集卷七诗部)爲底本,校以宋宁宗时刻本(简称宋本)、明成化十九年(一四八三)刻本(简称成化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朝鲜李朝英祖辛卯(一七七一)刊《朱子大全》(简称朝鲜本)等。底本卷末考异,酌予吸收。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一、十二卷。

作品评述

《鹧鸪天(江槛)》是宋代文学家朱熹的作品。下面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暮雨朝云不自怜。
手教春涨绿浮天。
只好令画阁临无地,
宿昔新诗满系船。
青鸟外,白鸥前。
几生香火旧因缘。
酒阑山月移雕槛,
歌罢江风拂玳筵。

诗意:
诗人观察到暮雨和朝云自然而不可怜己。像春天的洪水涨满了大地,只有使府阁临到无地之上,才能容下世间的新诗。旧时的困难与艰辛像青鸟已过去,美丽的白鸥已经出现在前方。许多生命中的福祉和灾祸都是香火的结果。在酒阑上,山月移动到了雕槛,唱完歌曲后,江风拂过玳筵。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对于人生与自然的观察和思考。诗人通过描绘暮雨和朝云的景象,表达了一种超脱于世俗的自我态度,不会为不幸的遭遇而自怜。诗中还出现了诗人对春涨洪水的描绘,展示了生命的力量和生机。诗句“只好令画阁临无地,宿昔新诗满系船”表达了诗人对于新诗的渴望和追求。与此同时,诗中也展现了对于过去的反思,将香火的福祉和灾祸视为生命的因缘,传达了一种坦然面对命运的态度。最后的诗句“酒阑山月移雕槛,歌罢江风拂玳筵”表达了在美好的环境中抒发情感和享受生活的愉悦心情。整首诗以清雅的语言和婉约的意境展现了朱熹的文学风格,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 《雨夕》

    岁旱连夏秋,客袂厌尘土。欣然成一笑,爱此清夜雨。瓦檠堕灯烬,铜碗起香缕。心清病良已,境寂句欲吐。东溪久枯涸,想像素蛟舞。分喜到沟池,游鱼命俦侣。

  • 《过包尊师山院》

    卖药曾相识,吹箫此复闻。杏花谁是主,桂树独留君。漱玉临丹井,围棋访白云。道经今为写,不虑惜鹅群。

  • 《独酌》

    长空碧杳杳,万古一飞鸟。生前酒伴闲,愁醉闲多少。烟深隋家寺,殷叶暗相照。独佩一壶游,秋毫泰山小。

  • 《七歌效杜陵体》

    督府养兵如养子,帛堆其家粟崇庾。少不如意出怨言,恃功偃蹇骄其主。道旁老甿哭告予,未被贼苦被军苦。呜呼四歌兮歌始宣,悲风为我吹尘寰。

  • 《声声慢(逃禅作菊、桂、秋荷,目之曰三逸)》

    妆额黄轻,舞衣红浅,西风又到人间。小雨新霜,萍池藓径生寒。输它汉宫姊妹,粲星钿、霞佩珊珊。凉意早,正金盘露洁,翠盖香残。三十六宫秋好,看扶疏仙影,伴月长闲。宝络风流,何如细蕊堪餐。幽香未应便减,傲清霜、正自宜看。吟思远,负东篱、还赋小山。

  • 《出野观农二首》

    炊饢中林烟火迟,劝农官吏驻春旗。蓬蒿意盛阳膏动,正是陈根可拔时。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