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投老倦纷纷,独卧看云却忆君。
云尚无心能出岫,不应君更懒於云。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歷签书淮南判官、知鄞县、通判舒州,召爲群牧判官。出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嘉祐三年(一○五八),入爲度支判官,献万言书极陈当世之务。六年,知制诰。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出知江宁府。寻召爲翰林学士。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復相。九年,再辞,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十年,免府任,爲集禧观使,居江宁钟山。元丰元年(一○七八),封舒国公。后改封荆。哲宗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謚文。着有《临川集》一百卷、《唐百家诗选》二十卷、《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残)。另有《王氏日录》八十卷、《字说》二十卷、《老子注》二卷、《洪范传》一卷、《论语解》十卷,与子雱合着《新经诗义》三十卷,均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王荆公安石传》。《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王安石诗,有全集本和诗集李壁注本两个系统。今以明嘉靖三十九年吉阳何氏抚州覆宋绍兴中桐庐詹大和刊《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其中诗三十七卷,第三十八卷有六首四言诗)爲底本。校以南宋龙舒刊《王文公文集》本(简称龙舒本),张元济影印季振宜旧本《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本(张氏以爲系元大德本,据今人考证,实明初刻本,简称张本),清缪氏小岯山房刊本(简称缪本),日本蓬左文库所藏朝鲜活字本(简称蓬左本)。校本多出底本的诗,以及从他书辑得的集外诗,分别编爲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卷,各本多有与他人诗集互见或误收的诗,前人已多有指明。爲谨慎计,凡本集各本已收的诗,仍全部收入,在诗题下加注或加按说明;《瀛奎律髓》误收的他人诗,入存目。
诗词:《招杨德逢》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山林投老倦纷纷,
独卧看云却忆君。
云尚无心能出岫,
不应君更懒於云。
中文译文:
山林中投老倦纷纷,
独自躺卧着看云却想念君。
云彩都没有心思离开山岭,
不应该是君更懒于云。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王安石写给他的朋友杨德逢的招贤之作。诗中表达了作者对杨德逢的思念之情和对他才华横溢的赞赏。
首句"山林投老倦纷纷",描绘了山林中的景象,暗喻着世俗之中的疲惫和纷扰。作者以自然景物来比喻人们在世间的奔波劳碌,同时也抒发了自己的倦怠之情。
接下来的两句"独卧看云却忆君"表达了作者独自躺卧着看云的情景,并思念着杨德逢。云是自由自在的,而杨德逢的才华也如云般翻飞,两者相辅相成,形成了对杨德逢的美好回忆。
最后两句"云尚无心能出岫,不应君更懒於云"则表达了作者对杨德逢的期望。云在山岭之间自由飘荡,但作者希望杨德逢不要像云一样停留在山岭之间,而是要发挥才华,不断超越自己。
整首诗以山林和云作为意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杨德逢的思念和对他才华的赞美。同时也蕴含了对朋友的期望,希望他能积极进取,不负天赋才华,超越自我,追求更高的境界。
巧留芳艳待春回,不爱霜飚苦折摧。应对群葩羞冷淡,数花并作一花开。
叶声落如雨,月色白似霜。夜深方独卧,谁为拂尘床。
我辈情钟,古来谁似龙山宴。而今楚甸。戏马余飞观。顾谓佳人,不觉秋强半。筝声远。鬓云吹乱。愁入参差雁。
深夜楼前笑语哗,禁街钟鼓暂停挝。冶游谑浪非吾事,富足欢娱有几家。春酒可能融鬓雪,书灯独自照梅花。黄柑犹见升平物,四十年前客永嘉。
不与人争鹿,常留客脍鲸。遍参埋雪立,轻举御风行。鸣止三千岁,游观数十城。前篇方出喙,又报后篇成。
绝怜花带雪麟珑,彷佛惟存蜡帝红。一夜清寒风结冻,分明身在水晶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