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执临岐手,仍通叙别书。
绝知于我厚,何敢向君疎。
江上留残岁,吴中拟定居。
莫为南北恨,天地一蘧庐。
赵蕃(一一四三~一二二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爲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争狱罢。时清之知衡州,求爲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謚文节。蕃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着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干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赵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赵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清武英殿聚珍版(简称殿本)、《永乐大典》残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十七卷。
《昭礼书来告其行日再寄以诗》是宋代赵蕃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已执临岐手,
仍通叙别书。
绝知于我厚,
何敢向君疎。
江上留残岁,
吴中拟定居。
莫为南北恨,
天地一蘧庐。
诗意:
这首诗词是作者赵蕃给昭礼写的一封信,告知自己即将离开,同时寄去这首诗。作者表达了对昭礼的感激之情,表示自己深知昭礼对自己的厚意,所以不敢对昭礼过于冷淡。诗词中还提到作者留下江上的岁月,计划在吴中定居。最后,作者劝告昭礼不要因为南北分离而产生遗憾,因为天地间我们都是一样的。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昭礼的感激之情和自己即将离开的告别。作者通过对昭礼的赞美,展示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和情谊。诗词中的江上留残岁,吴中拟定居,表明了作者即将离开的决心和未来的打算。最后两句"莫为南北恨,天地一蘧庐"表达了作者对昭礼的安慰和劝慰,告诉昭礼不要因为地理上的分离而感到遗憾,因为无论在南方还是北方,他们之间的情谊都是深厚的,就像天地间的一片绿草茅屋一样不变。整首诗词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对友谊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待,给人以温暖和思索。
百卉千花了不存,堕溪飞絮看无痕。家人自作清明节,老子来穿绿暗村。日落啼鸦随野祭,雨余荒蔓上颓垣。道边醉饱休相避,作吏堪羞甚乞墦。
树杪风来玉佩惊,仙香远胜市廛清。细看一段孤高趣,恰似幽人避世情。
四更山吐月,皎皎为谁明。幽人赴我约,坐待玉绳横。野桥多断板,山寺有微行。今夕定何夕,梦中游化城。
径暖草如积,山晴花更繁。纵横一川水,高下数家村。静憩鸡鸣午,荒寻犬吠昏。归来向人说,疑是武陵源。
春渚连天阔,春风夹岸香。飞花渡水急,生柳向人长。远岫分苍紫,澄波映渺茫。此身萍梗尔,泊处即吾乡。
佳郡望都城,相闻击柝声。宾朋缠执别,耆旧已前迎。彩服当年戏,骊驹此日荣。弦歌应尽在,琴调不须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