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昭君》

永巷鏁芳菲,春归入燕泥。
粉身能报国,妾不爱蛾眉。

作者介绍

陈宓(一一七一~一二三○),字师復,学者称復斋先生,莆田(今属福建)人。俊卿子。少及登朱熹之门,长从黄榦学。以父荫入仕。宁宗庆元三年(一一九七),调监南安盐税(本集《丁巳选调》)。歷主管南外睦宗院,再主管西外。嘉定三年(一二一○),知安溪县(明嘉靖《安溪县志》卷六)。七年,入监进奏院,迁军器监簿。九年,因建言忤史弥远,出知南康军。任满,改知南剑州,创延平书院。十七年,命知漳州,闻宁宗卒,乞致仕。理宗宝庆二年(一二二六),起提点广东刑狱,未上,主管崇禧观。绍定三年卒,年六十。追赠直龙图阁。有《復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二十三卷等。事见清干隆《福建通志》卷四四,《宋史》卷四○八有传。 陈宓诗,以清抄《復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藏南京图书馆)爲底本。底本形式尚整饬,但错漏极多,除少量酌校有关书引录,大量明显形误字、别体字径改;涉及文义的误字,改后加校;部分无法确定的错漏,加校。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昭君》是宋代诗人陈宓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昭君对国家的忠诚和奉献精神,以及她不以貌取人的坚定态度。

诗词的中文译文:
永巷鏁芳菲,春归入燕泥。
粉身能报国,妾不爱蛾眉。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昭君为主角,通过描绘她的形象和情感,展现了她的高尚品质和忠诚精神。

首句“永巷鏁芳菲,春归入燕泥”,表达了昭君长久地隐居在深巷中,宛如一朵美丽的花,而当春天回来时,她却不再显露于外界,就像是被尘土掩埋了。这种隐居的意象暗示了昭君对个人名利的超脱,她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联系在一起,选择了默默无闻地为国家奉献。

接着,“粉身能报国,妾不爱蛾眉”表达了昭君的忠诚和奉献精神。她愿意为了国家的利益,甘愿牺牲自己的一切,即使是粉身碎骨。她的爱不是寻常的美色和容貌所能动摇的,她不会被外表所迷惑,而是专注于报效国家。

整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力量的语言,塑造了昭君的形象,展示了她的高尚品质和坚定信念。她不以貌取人,将国家利益置于个人之上,表达了她的忠诚和奉献精神。这首诗词既是对昭君的赞美,也是对她的精神境界的讴歌,彰显了她作为一个女性的崇高价值。

  • 《挽方仲及签判二首》

    年来群盗满南区,百指间关返旧庐。杖屦不辞还往数,尊罍犹想笑谭馀。音容忽忽成千古,身世悠悠竟六如。修短穷通一无恨,可怜经济尽丘墟。

  • 《种竹》

    梅蒸方过有余润,竹醉由来自古云。掘地聊栽数竿竹,开帘还当一溪云。

  • 《寄题梅龙图滑州溪园》

    闻说溪园景渐佳,遥知清兴已无涯。饮阑归骑多乘月,雪後寻春自采花。百啭黄鹂消永日,双飞白鸟避鸣笳。平生喜接君酬唱,不得◇前咏落霞。

  • 《自柳至平乐书所见(四首)》

    藤峡韩丞绩,昆仑狄帅功。左江仍略定,八寨未全通。舞剑狼家健,弯弧达舍雄。卢苏谁养寇,何事枉姚公。

  • 《自贻吟》

    六十有七岁,生为世上人。四方中正地,万物备全身。天外更无乐,胸中别有春。

  • 《和张功父梅诗十绝句》

    老子年来不愿余,秪惭霜鬓入金铺。故山自有梅千树,梦绕横枝捻断须。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