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面不如花面。
花到开时重见。
独倚小阑干。
许多山。
落叶西风时候。
人共青山都瘦。
说道梦阳台。
几曾来。
辛弃疾(一一四○~一二○七),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齐州歷城(今山东济南)人。钦宗靖康末中原沦陷,弃疾于青年时即率衆抗金。高宗绍兴三十一年(一一六一),投忠义军耿京部,爲掌书记。三十二年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授天平军节度掌书记,并以节度使印告召京。时京部将张安国杀京降金,弃疾还海州,约忠义军人径趋金营,缚张安国以归,改差签判江阴军。孝宗干道四年(一一六八)通判建康府。歷知滁州,提点江西刑狱,京西转运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知潭州兼湖南安抚。后于再知隆兴府任上因擅拨粮舟救荒,爲言者论罢。光宗绍熙二年(一一九一),起提点福建刑狱,迁知福州兼福建安抚,未几又爲言者论罢。宁宗嘉泰三年(一二○三),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四年迁知镇江府,旋坐谬举落职。开禧三年召赴行在奏事,未受命卒。辛弃疾以词着称,是豪放派词风的代表,与苏轼并称苏辛,有《稼轩词》传世。诗集《稼轩集》已佚。清嘉庆间辛启泰辑有《稼轩集抄存》,近人邓广铭增辑爲《辛稼轩诗文抄存》。《宋史》卷四○一有传,近人陈思有《辛稼轩年谱》。 辛稼轩诗,以《辛稼轩诗文抄存》爲底本,酌校原材料出处。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卷。
诗词:《昭君怨》
朝代:宋代
作者:辛弃疾
人面不如花面。
花到开时重见。
独倚小阑干。
许多山。
落叶西风时候。
人共青山都瘦。
说道梦阳台。
几曾来。
中文译文:
人的容颜不如花的容颜。
当花朵再次开放时,容颜重现。
独自依靠在小阑干上。
许多山峦。
落叶随西风飘舞。
人们与青山一同凋零。
谈及梦中的阳台。
曾几何时来过。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以昭君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的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失望之情。
诗的开头写道“人面不如花面”,将人的容颜与花的容颜进行对比,抒发了诗人对花容美丽、光彩照人的向往。接着描述花朵再次开放时,容颜得以重现,暗示了美好时光的回归和希望的出现。
接下来的几句以“独倚小阑干”为背景,传达了诗人孤独凄凉的心情。他站在小阑干旁,眺望远方的山峦,落叶随着西风飘落,象征岁月的流转和生命的消逝。人们与青山一同凋零,揭示了人事如梦、物换星移的无常。
最后两句提到“梦阳台”,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渴望。他询问曾经是否来过梦中的阳台,意味着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人与花的对比、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不满,同时也透露出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这种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展示了辛弃疾独特的情感表达和对人生哲理的关注。
竞病推敲欲呕心,何如危坐拆桐阴。新蝉咽咽如人意,学我年来抱膝吟。
夜来沉醉卸妆迟,梅萼插残枝。酒醒熏破春睡,梦远不成归。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更挼残蕊,更捻余香,更得些时。
朝朝腰斧采荆榛,博米求盐到海村。白虎当溪侬不畏,祗愁暴吏打人门。
经术宜传世,清明正得秋。德优高士传,名重赋家流。短袖妨妍舞,青衫负白头。待看灵寿杖,扶出富民侯。
忆昔青衫上赤墀,颔间未有一茎丝;岂知晚拜金龟赐,却是霜髯雪鬓时。
南国虽多热,秋来亦不迟。湖光朝霁后,竹气晚凉时。楼阁宜佳客,江山入好诗。清风水蘋叶,白露木兰枝。欲作云泉计,须营伏腊资。匡庐一步地,官满更何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