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昔青云志,蹉跎白发年。
谁知明镜里,形影自相怜。
张九龄,字子寿,韶州曲江人。七岁知属文,擢进士,始调校书郎,以道侔伊吕科为左拾遗,进中书舍人,出为冀州刺史。以母不肻去乡里,表换洪州都督,徙桂州兼岭南按察选补使,以张说荐,为集贤院学士,俄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迁中书令。为李林甫所忮,改尚书右丞相。罢政事,贬荆州长史,请归还展墓。卒,谥文献。九龄风度醖藉,在相位,有謇谔匪躬之诚,以直道黜,不戚戚婴望,惟文史自娱。尝识安禄山必反,请诛,不许。后明皇在蜀思其言,遣使致祭,卹其家。集二十卷,今编诗三卷。
《照镜见白发》是唐代张九龄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表达了作者自觉时光流转、岁月不息、青春已逝的感慨,通过对镜中白发的映照,唤起了对自身年龄增长和光阴流逝的思考。
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宿昔青云志,蹉跎白发年。
谁知明镜里,形影自相怜。
诗中的第一句“宿昔青云志,蹉跎白发年”描绘了作者年轻时的志向和对成功的渴望,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白发渐多,时间的消逝让他感到悲伤和迷茫。
第二句“谁知明镜里,形影自相怜”通过明镜反射出的自己,表达了作者对自身变老的认知和自怜之情。镜中映照的形象与现实相对照,使得作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时光的无情和自身的衰老。
这首诗词流露出唐代士人对光阴流逝的感慨和对青春逝去的无奈,揭示了人生短暂和岁月不待人的现实。通过明镜中的白发,诗人以自我为镜,反思人生,抒发了对光阴流逝不可挽回的感慨和对自身衰老的悲伤。这首诗表达了人们对时间的思考和对生命的珍惜,引人深思。
重冈古道春风里,草色花光似故人。却喜此身今漫浪,回家随处得相亲。
此手乃可怜,经月不把酒;著书又苦晚,何以图不朽?空庭坐三更,磊落垂北斗。向来历关河,万里空回首。岂知三十年,竟作越中叟!後生虽满眼,非复旧交友。形体迫衰谢,妻子亦何有?怅望怀古人,吞声死农亩。
木末阑干渺未平,泊舟石泾得深行。舟行不见江流阔,一上凭高觉快生。
竹映高墙似傍山,邹阳归后令威还。君看将相才多少,两首诗成七步间。
偏憎游骑香蹄污,最称佳人素手团。方丈老翁容膝外,出门四顾尽漫漫。
巴人最重上元时,老稚相携看点诗。行药归来天向晓,道傍闻得唤蚕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