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路狐狸正急贤,并游长恐着鞭先。
龚黄政术江湖上,贾马声名雨露边。
白发空违三斧养,青衿独抱一经传。
伤心才大难为用,不为酸风说泫然。
李弥逊(一○八九~一一五三),字似之,号筠溪居士,又号普现居士,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徽宗大观三年(一一○九)进士,调单州司户。政和四年(一一一四)除国朝会要所检阅文字。八年,擢起居郎,因上封事剀切,贬知卢山县。宣和七年(一一二五),知冀州。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召爲卫尉少卿,出知端州。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除淮南路转运副使。绍兴二年(一一三二),知饶州。五年,知吉州。七年,迁起居郎,试中书舍人。八年,试户部侍郎。九年,因反对议和忤秦桧,出知漳州。十年奉祠,归隐福建连江西山。二十三年卒。有《筠溪集》二十四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又《甘露集》(《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八),已佚。《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李弥逊诗,以丁氏八千卷楼藏李鹿山原藏《竹谿先生文集》爲底本(藏南京图书馆)。参校朱彝尊藏明钞本(简称明本,藏上海图书馆)、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筠溪集》(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张柔直知郡挽诗二首》是宋代李弥逊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世道媚人才得志,而游学之人却忧心忡忡。
龚黄之间政治手腕纷争,贾马之声名闻于边塞。
白发孤身奉养三斧之道,青衿之人独握传世之经。
怀才不遇,心伤难以为用,不愿被俗世之风言风语所动。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才华横溢的人在世道中所遭遇的困境。作者以张柔直为代表,表达了对于才华被忽视、无法得到应有机会的遗憾和伤痛之情。在这个世界上,狡猾的人往往能够获得成功,而那些真正有才华的人却常常被忽略。政治斗争和社会名利的追逐充斥着整个社会,而真正有才华的人却难以在这种环境中得到应有的认可和机会。作者对这种情况深感痛心,同时表达了对于俗世之言论的不屑和不愿受其影响的态度。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现实社会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才华被埋没的无奈和对于世道不公的愤慨之情。作者以张柔直为象征,通过对他的描写,凸显了才华被忽视的悲剧。在这个世界上,政治手腕和名利之争往往占据了主导地位,而真正有才华的人却往往被边缘化。这种情况让作者感到心痛,他不愿意屈从于俗世之风言风语,坚守自己的信念和才华。整首诗词抒发了作者对于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于真正才华的赞美,同时也呼吁社会能够更加公正地对待那些有才华的人。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才华被埋没和社会不公的深刻思考和感受。它既是对现实的揭示,也是对真正才华的赞美。同时,它也引发了读者对于社会现实和人才培养的思考,呼吁社会能够更加公正地对待那些有真才实学的人,给予他们应有的机会和认可。
君子何尝去小人,小人如草去还生。但令鼓舞心归化,不必区区务力争。
人家簇簇晓烟青,湖上船归渔市腥。细雨如丝山色暝,一杯浊酒慰飘零。
仙枝移傍小岩幽,答踏名推第一流。曾向清波沈寒碧,甘瓜五色但轻浮。
先相风流德业尊。又看天马五花文。飘飘青琐凝佳思,霭霭新诗似岭云。淮海秀,已平分。*璋未碍琢来勤。吴人元重中州气,绣被何尝擅鄂
天寒日短道路长,白云飞去知吾乡。大江之东渭之北,念吾故人何可忘。别来杨柳春依依,只今开到梅花香。扁舟漫浪归未得,京尘海裹安行藏。身名未立仰天笑,床头夜夜鸣干将。羡师物外无宠辱,庭前柏树常苍苍。吁嗟急羽飞不到,二千里外空相望。五云前坠满室光,报师之意无以将。
闲居是念随云散。琴帘底、却自平生心满。百二十年期,笑道今才半。一味齑盐清得瘦,婉娩似、梅花香晚。相伴。老霜松宁耐,溪山寒惯。探借十日前春,小杯盘、也做寿筵模范。绕膝舞斑衣,有酒从他劝。但任真来浑是处,梦不到、笙歌瑶燕。双健。任旁人播尽,风流眉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