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诏频来试玉京,清途犹自滞豪英。
策高三道竟何用,恩拜二亲方尔荣。
嵇阮襟怀终旷达,仪秦才术本纵横。
阆中胜事知无限,且向城南烂漫行。
文同(一○一八~一○七九),字与可,号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梓州永泰(今四川盐亭东)人。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进士,初仕邛州军事判官。至和二年(一○五五)调静难军节度判官,嘉祐四年(一○五九)召试馆职。六年,出通判邛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改汉州。三年,迁知普州。神宗熙宁三年(一○七○)召知太常礼院。因议新法不合,四年,出知陵州,歷知兴元府、洋州。元丰元年(一○七八)改知湖州。二年,赴任途中卒于陈州,年六十二。文同除诗外尤以墨竹知名,画家称文湖州竹派。后人编有《丹渊集》四十卷,拾遗二卷,附范百禄所撰墓志及家诚之所撰年谱。《宋史》卷四四三有传。 文同诗二十卷,以《四部丛刊》初编影印毛晋汲古阁重刊明万历三十八年吴一标刻《陈眉公先生订正丹渊集》爲底本,参校明万历四十年蒲以怿刊《新刻石室先生丹渊集》(简称新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梁山舟校新刻本(简称梁校,藏南京图书馆),及近人傅增湘校汲古阁本(简称傅校,藏北京图书馆)。另辑录集外诗,附于卷末。
《张次公太博归阆中》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文同。这首诗词描写了张次公(张浚)因为他的博学多才而受到朝廷的青睐,然而他却选择回到阆中,远离权力和繁华。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张次公的赞扬和对闲适自在生活的向往。
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制诏频来试玉京,
清途犹自滞豪英。
策高三道竟何用,
恩拜二亲方尔荣。
嵇阮襟怀终旷达,
仪秦才术本纵横。
阆中胜事知无限,
且向城南烂漫行。
这首诗词的诗意是,张次公作为一个才华出众的人,屡次接到朝廷的诏书,试探他是否愿意出任重要职位。然而他选择了远离繁华的都城,回到了阆中。他宁愿过清逸自在的生活,而不是沉浸在权力和荣华之中。诗中提到他受到恩宠,被封为二亲(指封为亲王、亲贵),但他仍然保持了嵇阮(嵇康和阮籍)一样的胸怀和高尚品质。他以秦代的仪秦才术为榜样,拥有纵横捭阖的才能。阆中是个美好的地方,有许多胜景值得欣赏,作者鼓励张次公去城南漫步欣赏这些美景。
这首诗词赞美了张次公的人品和选择,表达了对自由自在、远离世俗名利的向往。同时,诗中也展示了作者对仁人志士的称赞和对自然山水之美的赞美。整首诗词以优美的词句和流畅的韵律描绘了一个追求自由和宁静的人物形象,让读者感受到了作者对于内心世界的向往和追求。
人世浮浮风里尘,不须更问果何因。有时意思悠然处,流水青山便是亲。
梦断高阳旧酒徒,坐惊神语落虚无。若教对饮应差胜,纵使微醺不用扶。往事分明成一笑,远情珍重得双壶。次公亦是醒狂客,幸未粗豪比灌夫。
千里长淮北,东风破雪寒。此行休问路,蓦直到长安。
相思只恨难相见,相见还愁却别君。愿得化为松上鹤,一双飞去入行云。
倾酒向涟漪,乘流欲去时。寸心同尺璧,投此报冯夷。江曲全萦楚,云飞半自秦。岘山回首望,如别故乡人。浦烟含夜色,冷日转秋旻。自有沈碑在,清光不照人。楚岸云空合,楚城人不来。只今谁善舞,莫恨废章台。行背青山郭,吟当白露秋。风流无屈宋,空咏古荆州。晚来渔父喜,网重
去年生朝燕稽山,馆舍朗朗屋百閒。红裙合乐饮彻旦,坐上众客皆酡颜。今年生朝半归路,竹舆萧萧晓冲雨。回头风景非去年,当时宾客今何处。仕已喜愠曾何分,适斋酃减楚子文。鼻閒栩栩固自若,世情物态徒纷纷。平生知足志闲退,归老乡关了无悔。但欲年年醉西风,坐阅人閒百千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