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作弟兄别,相看笑语通。
寒窗酬酒夜,落月对床风。
志得宁论晚,名高不畏穷。
君看天下事,一一漫雕空。
袁说友(一一四○~一二○四),字起巖,号东塘居士,建安(今福建建瓯)人。侨居湖州。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调溧阳簿。歷主管刑工部架阁文字、国子正、太常寺主簿、枢密院编修官、秘书丞。淳熙间,知池州(《宋会要辑稿》瑞异二之二五)。改知衢州。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由提点浙西刑狱改提举浙西常平茶盐(《金石补正》卷一一六)。二年,知平江府(《宋会要辑稿》食货七○之八三)。三年,知临安府(同上书刑法四之九○)。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迁户部侍郎(《宋史》卷一七五),权户部尚书。三年,爲四川制置使兼知成都府(《宋会要辑稿》职官七四之一)。召爲吏部尚书兼侍读,出知绍兴府兼浙东路安抚使。嘉泰二年(一二○二),同知枢密院事。三年,迁参知政事(《宋史》卷三八、二一三)。寻加大学士致仕。四年卒,年六十五。有《东塘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二十卷。事见本集附录《家传》。 袁说友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其中诗七卷)爲底本。酌校《永乐大典》残本。馆臣漏辑诗十二首,附于卷末。
这首诗词是宋代袁说友所作,题为《展扫先茔省伯氏用前韵》。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久作弟兄别,相看笑语通。
寒窗酬酒夜,落月对床风。
志得宁论晚,名高不畏穷。
君看天下事,一一漫雕空。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久别重逢的兄弟情谊,两人相互了解,笑语常常相通。寒冷的夜晚,他们在冷冷的窗前共饮美酒,对着落月,床前的风景令人感叹。作者表达了自己的志向,认为志向得到实现后,不再计较时间的晚早,名声高大时也不害怕贫穷。他鼓励读者在纷繁世事中,用心观察,逐一琢磨,不要被虚幻的空谈所迷惑。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兄弟情谊和追求志向的坚定。起初的两句“久作弟兄别,相看笑语通。”表达了久别重逢的欢乐,兄弟之间的默契与了解。然后,诗人描写了一个寒冷夜晚的场景,寒窗对饮,床前有月,风景与情感相映成趣。接下来,作者表达了自己的志向与追求,认为志向的实现不应受时间的限制,名声的高低也不应畏惧贫穷。最后两句“君看天下事,一一漫雕空。”通过借景抒发了对于虚幻、空谈之事的不屑,鼓励读者用心观察世事,不被表面的虚幻所迷惑。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展现了兄弟之情和对志向追求的执着,同时通过对冷夜、月色和风景的描绘,增添了一份诗意和意境。作者通过自己的经历和思考,向读者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鼓励人们坚持追求自己的志向,不被世俗的名利所困扰,用心去观察和思考,从虚幻中找到真实的价值。
年年黄菊滟秋风。更有拒霜红。黄似旧时宫额,红如此日芳容。青青未老,尊前要看,儿辈平戎。试酿西江为寿,西江绿水无穷。
江海扁舟客,云山一衲僧。相逢两无语,若个是南能。
朝发披香殿。夕济汾阴河。于兹怀九逝。自此敛双蛾。沾妆疑湛露。绕臆状流波。日见奔沙起。稍觉转蓬多。胡风犯肌骨。非直伤绮罗。衔涕试南望。关山郁嵯峨。始作阳春曲。终成苦寒歌。惟有三来劲夜。明月暂经过。
抱病荒村望欲迷,骏奔无数独鸡栖。瞻言冬鼓何时歇,好听农郊雨一犁。
楼台寂寂白云堆,三径萦迂锁翠苔。怪得菊松多喜色,只缘琴鹤已归来。人瞻北斗光尤仙,门对南山掩复开。野客再持漫刺谒,不应袖手又空回。
草树加蒙密,波涛计渺冥。似宜穿野屩,直与眺江亭。薪湿厨烟重,泥浑井汲腥。虚堂坐昏黑,时见一流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