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事付诸儿,日高眠起迟。
本无尘内事,亦有鬓边丝。
远取泉烹茗,新移棘补篱。
晚来持钓出,一犬自相随。
徐照(?~一二一一),字道晖,一字灵晖,自号山民,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工诗,与同郡徐玑(灵渊)、翁卷(灵舒)、赵师秀(灵秀)并称“永嘉四灵”。生平未仕,以诗游士大夫间,行迹遍及今湖南、江西、江苏、四川等地。宁宗嘉定四年卒。有《山民集》(《瀛奎律髓》卷二○),已佚。有《四灵诗集·徐照集》、《芳兰轩集》传世。事见《水心文集》卷一七《徐道晖墓志铭》。 徐照诗,以一九二五年南陵徐乃昌据毛晋影抄残宋本刻《永嘉四灵诗·徐道晖集》三卷本爲底本。校以一九二八年永嘉黄群《敬乡楼丛书》本(简称黄本)、明潘是仁刻《宋元四十三家集·芳兰轩诗集》五卷本(简称明本)、清顾修读画斋刻《南宋群贤小集·芳兰轩集》一卷本(简称顾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赠溪上翁》是宋代徐照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送给住在溪边的老人
生活琐事交给子孙,
早起晚眠成习惯。
虽然生活清贫朴素,
却有些许白发苍苍。
远处取泉烹茶饮,
新移荆棘修篱垣。
傍晚时分持竿出门,
一只狗儿自相随。
诗意:
《赠溪上翁》以自然淳朴的生活场景为背景,描绘了一个住在溪边的老人的日常生活。诗人表达了对这位老人节俭朴素的生活方式的赞赏,并通过描绘他的起居、茶事、修篱和垂钓的情景,展现了一种宁静、宜人的生活态度。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述了老人的生活场景,展现了他的日常生活习惯和对自然世界的亲近。诗中的溪水、茶事、篱垣和钓鱼等元素都是与自然息息相关的事物,通过描写这些细节,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诗人通过对老人生活琐事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越物质财富的价值观。尽管生活简朴,但老人仍然能够从中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和满足。他追求的不是功名利禄,而是一种内心的宁静和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境界。
整首诗以自然、宁静、淡泊的意象贯穿始终,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展示了一种朴素而高尚的生活态度。它呈现出一种对繁华世界的超然态度,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推崇和追求。这种追求与宋代文人士大夫的生活态度有着密切的关联,体现了他们对自然、清净、宁静的向往和追求。
《赠溪上翁》表达了一种崇尚自然、追求宁静的生活理念,通过对老人平淡日常生活的描绘,启示人们应当珍惜自然、追求内心的平和与满足。这首诗以简洁的文字展现了深刻的意境,让读者在感受自然之美的同时,也能对现实生活中那些被忽略的美好事物有所体味。
赤帻峨峨玉羽明,篱间新织竹笼成。老人从此知昏晓,不用元戎报五更。
陇西李都尉,骁勇称将材。提师浚稽山,一鼓单于摧。步卒五千人,转战昏阴霾。道穷矢亦尽,惜哉勇弗裁。捐躯诚独难,大义岂不乖。得当纵报汉,二心安可怀。迢迢五原关,思归隔天涯。遂使铁石心,化为土与埃。终然没胡沙,竟为百世哀。
倚杖而立,示真般若。手中册子,云何抄写。长老若不放下,疑杀后生尊者。
年踰关百颇酸心,眼底朋俦试选抡。松竹梅花三益友,诗书画卷一閒人。北窗高卧那非乐,南阮甘贫只任真。却喜生无荣辱事,底须姓字动朝绅。
予昔梦食石芝,作诗记之,今乃真得石芝于海上,子由和前诗见寄。予顷在京师,有凿井得如小儿手以献者,臂指皆具,肤理若生。予闻之隐者曰,此肉芝也,与子由烹而食之。追记其事,复次前韵。土中一掌婴儿新,爪指良是肌骨匀。见之怖走谁敢食,天赐我尔不及宾。旌阳远游同一许,
青山修竹矮篱笆,彷佛林泉隐者家。酷爱绿窗风日美,鹤梳轻毳乱杨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