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赠王介甫》

当世胸怀万古淳,平生才术老经纶。
况逢尧舜登贤日,不复伊周望古人。
得志定知移弊俗,闻风犹足警斯民。
九门无谒天旒邃,何惜长令仕为贫。

作者介绍

王令(一○三二~一○五九),字逢原,初字钟美,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因幼年丧父,育于游宦广陵之叔父王乙,遂占籍广陵(今江苏扬州)。少时尚意气,后折节力学。不求仕进,以教授生徒爲生,往来于瓜州、天长、高邮、润州、江阴等地。仁宗至和元年(一○五四),王安石奉召晋京,途经高邮,令投赠诗文,获安石赏识,结爲知己,遂公文学知名。卒于嘉祐四年,年二十八。有《广陵先生文集》,长期以抄本流传,分卷多寡不一。事见王安石《王逢原墓志铭》及门人刘发《广陵先生传》(见《广陵集》附录)。 王令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广陵集》三十卷(其中诗十八卷)爲底本。校以明抄本(简称明本,藏北京图书馆)、一九二二年吴兴刘氏嘉业堂刊本(简称嘉业堂本),并采用沈文绰点校本《王令集》校记(简称沈校)。明抄本有拾遗一卷,据以补入,编爲第十九卷。

作品评述

《赠王介甫》

当世胸怀万古淳,
平生才术老经纶。
况逢尧舜登贤日,
不复伊周望古人。
得志定知移弊俗,
闻风犹足警斯民。
九门无谒天旒邃,
何惜长令仕为贫。

中文译文:

在这个时代,胸怀宽广,传承至今的道德纯正;
一生都致力于才能和技艺,经验丰富。
何况目睹着尧、舜等圣贤的光辉日子,
不再像伊、周那样仰望古人。
实现志向后才能明白改变陈规俗套的重要,
听到风声也足以警醒人民。
九重宫门无法进谒天子,皇帝的尊崇高不可及,
但又何妨长期守志,宁愿贫穷也不愿追求权贵。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王令所写,题为《赠王介甫》。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王介甫的赞美和思考,同时也流露出自己的人生态度。

王令在诗中称颂了王介甫的胸怀宽广和道德纯正,他的才能和经验丰富。诗人认为,王介甫的地位和功绩已经超越了古代的圣贤,不再需要像伊、周那样仰望古人。

诗人进一步提到,实现自己的志向后,才能真正理解改变陈规俗套的重要性,并且他的言行也能够唤醒人民的警觉。这里可以看出,王令对于改革社会风气、提升人民素质的追求和期望。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追求和社会价值的思考。九重宫门象征着皇权的高度,普通人无法进入其中,但诗人认为守持自己的志向、拒绝追逐权贵地位并不可惜,宁愿贫穷也不愿意为了权势而放弃自己的原则和人格。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王介甫的赞美和对社会的思考。通过对王介甫的称颂,诗人呼唤人们应该以道德和才能来评价一个人的价值,而不是仅仅看重权势和地位。诗中所表达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也给当代人以启示和思考。

  • 《朝中措(四用韵)》

    夜来梦绕宛溪干,啼_梦中酸。过了他乡寒食,白鸥剗地盟寒。云溪雨壑,月台风榭,借与人看。得似野僧无系,孤藤杖底挑单。

  • 《葆清值雨二首》

    积雨将旬浃,都无一日表。檐寒多雀噪,路滑少人行。云气连山暗,霜威彻骨清。更怜敧枕处,终夕听泉声。

  • 《司马宅》

    雨径绿芜合,霜园红叶多。萧条司马宅,门巷无人过。唯对大江水,秋风朝夕波。

  • 《次高若虚韵》

    时事口慵说,性灵诗可陶。客中三日阴,江头风浪高。六年寄此邦,鸥鹭皆心交。烟波迥自如,应笑吾生劳。世路转偪仄,旅鬓空萧骚。既往若电梦,所得真毫毛。岁月解欺人,木落江之臯。勿谓吾甚衰,得酒犹能豪。旧游固可恋,归盟那得逃。负暄依茆檐,儿辈供爬搔。

  • 《送石贲归吴兴》

    同志幸同年,高堂君独还。齐荣恩未报,共隐事皆闲。访寺临河岸,开楼见海山。洛中推二陆,莫久恋乡关。

  • 《挽孙少卿四首》

    圣主更新大化年,趋朝正预拔茅连。青华上厕郎星列,近密光陪卿月联。垂蹑从班提从橐,遽萌归兴乞归田。至今士论追怀处,第诵南山景行篇。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