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赠太师中书令王公挽辞二首》

汾曲名家相国孙,翊登枢铉继承恩。
旂章礼秩连三府,彝鼎功名载一门。
棺歛袞衣哀册异,路驱班剑葬仪存。
清规素履知无晦,金刻雄文贲九原。

作者介绍

苏颂(一○二○~一一○一),字子容,本泉州同安(今属福建)人,以父绅葬润州丹阳(今属江苏)而徙居,遂占籍丹阳。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清王捷南《福建通志稿·苏颂传》)。皇祐五年(一○五三),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嘉祐四年(一○五九),迁集贤校理,充编定馆阁书籍官。六年,出知颍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三司度支判官。四年,出爲淮南转运使。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擢知制诰。二年,因奏事不当免。四年,出知婺州,移亳州。七年,授秘书监、知银臺司,未几,出知应天府、杭州。元丰元年(一○七八),权知开封府,坐治狱事贬知濠州,改沧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诏判吏部,寻充实录馆修撰兼侍读。四年,迁翰林学士承旨。五年,除右光禄大夫、守尚书左丞。七年,拜左光禄大夫、守尚书右僕射兼中书侍郎。八年,罢爲观文殿大学士、集禧观使。復知扬州。绍圣四年(一○九七),以太子少师致仕。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卒,年八十二。有《苏魏公文集》七十二卷(其中诗十四卷),由其子于宋高宗绍兴九年(一一三九)编成,流传至今。事见本集卷五《感事述怀诗》自注、《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三○宋曾肇撰《苏丞相颂墓志铭》。《宋史》卷三四○有传。 苏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苏魏公文集》爲底本,校以丁丙八千卷楼本(简称丁本,藏南京图书馆)、清道光间孙苏廷玉刻本(简称道光本)、北京图书馆藏清钞本(简称钞本)等。丁本较底本多四首诗,依原次编入集中。底本卷二八中的乐章、春帖子、口号及新辑集外诗一首,编爲第十五卷。

作品评述

诗词:《赠太师中书令王公挽辞二首》

译文:
太师中书令王公啊,名动汾曲的名家孙。
你得到了翊命登上枢庭,继承了恩泽的衣钵。
旗帜章状连绵不断,礼仪秩序延续三府之尊。
彝鼎承载功名的辉煌,载入了家族的传世之门。
丧葬仪式上,棺木下葬盖被覆上,哀悼之情表现得特殊。
在前行的路上,班师驱遣官兵,葬礼仪仗仍然庄重。
你遵守清规,质朴如素履,没有丝毫隐晦之处。
你的文字铭刻于金碑上,雄文闪耀着九原之光辉。

诗意:
这首诗是苏颂送别太师中书令王公的挽辞,表达了对王公的赞美和缅怀之情。王公是享有盛名的名士,担任重要职位,继承了丰厚的荣宠。他的权势显赫,礼仪有序,功业彪炳,家族声名显赫。在丧葬仪式上,王公的丧礼格外庄重,展现了对他的特殊哀思。他一生遵守纪律,行事正派,文字雄浑有力,气质高洁。

赏析:
这首诗以苏颂独特的笔触,展现了对王公的深深敬意和赞美。诗中描绘了王公的崇高地位和丰功伟绩,以及他的丧葬仪式所展现的庄重和特殊。同时,诗中也表达了王公在生前的清廉正直和文采斐然的才华。通过对王公的赞美,诗人也间接展示了自己对高尚品德和杰出才华的崇敬之情。整首诗雄奇豪放,字句典雅,展现了苏颂卓越的写作技巧和对王公的深情厚意。

  • 《感旧绝句》

    红叶琵琶出嘉州,四弦弹尽古今愁。胡沙漫漫紫塞晓,汉月娟娟青冢秋。

  • 《奉和鲁望渔具十五咏》

    晚挂溪上网,映空如雾縠。闲来发其机,旋旋沈平绿。下处若烟雨,牵时似崖谷。必若遇鲲鲕,从教通一目。

  • 《怀圭峰影林泉》

    吾家旧物贾生传,入内遥分锡杖泉。鹤去帝移宫女散,更堪呜咽过楼前。

  • 《南湖早春》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蘋生。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

  • 《赠碧眼相士》

    苍苍垂天云,灵照行下土。秋江浸草木,鱼暇历可数。眉山老麻衣,偷入此阿堵。色界只点头,从人道吾瞽。

  • 《昭州》

    峡束江盘天影随,轻船双下几危机。初晴古木猿三叫,未晚阴崖日半规。篁竹数家何处县,清溪一曲几篇诗。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