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世龙门巧凿人,传来心法妙通神。
倩渠斲取擎天柱,撑拄明堂亿万春。
姚勉(一二一六~一二六二),字述之,号雪坡,筠州高安(今属江西)人。理宗宝祐元年(一二五三)进士,授平江节度判官。丁母忧服阕,除秘书省正字,因言事免归。召爲校书郎兼太子舍人,以忤贾似道,被劾爲吴潜党,罢。景定三年卒,年四十七(《豫章丛书》本《雪坡舍人集》末附胡仲云《祭雪坡姚公文》,本集文及翁序作年四十六)。遗着由姪龙起编爲《雪坡集》五十卷(本集卷首文及翁序)。事见《宋歷科状元录》卷八。 姚勉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影宋钞本《雪坡姚舍人文集》(简称影宋钞本,藏南京图书馆),并参校《豫章丛书》本(简称豫章本)等。底本诗集外之诗及《豫章丛书》多出底本之七首诗,附于卷末。
《赠石工二首》是宋代姚勉创作的一首诗词,描写了石工技艺的精湛和他们创作石柱的神奇过程。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赠石工二首
禹世龙门巧凿人,传来心法妙通神。
倩渠斲取擎天柱,撑拄明堂亿万春。
诗意:
这首诗词以赠送石工为主题,表达了对石工技艺的赞赏和敬意。诗人姚勉称赞石工们继承了禹王的智慧和技艺,他们的心法高超,能够凿出神奇的石柱。这些石柱挺拔如山,支撑着宏伟的宫殿,象征着永恒和繁荣。
赏析:
《赠石工二首》通过描写石工的巧妙技艺和创作过程,展现了中国古代石雕艺术的卓越成就。诗中提到的“禹世龙门”指的是传说中的大禹,他是中国神话中的伟大君主,传说中他曾凿通龙门,治理洪水,因此成为了石工技艺的象征。诗人称赞石工们继承了禹王的心法,使他们的技艺超凡脱俗,凿石如同神奇。诗中的“擎天柱”象征着支撑天空的石柱,而这些石柱所支撑的“明堂”则代表着宏伟的宫殿,意味着繁荣昌盛和永恒不朽。
这首诗词通过对石工技艺的赞美,表达了对劳动者的敬佩和对技艺的推崇。它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化中对石雕艺术的重视和崇尚,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永恒和繁荣的向往。诗词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石工们辛勤劳作的过程和他们创造出的壮丽景观。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技艺和劳动的尊重,具有深刻的艺术感染力。
七十九年间,大地遭欺诳。且喜葛藤根,今朝曝地断。后代儿孙,三马九乱。
世人作梅词,下笔便俗。予试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耳。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沈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云连万木夕沈沈,草色泉声古院深。闻说羊车趋盛府,何言琼树在东林。松筠自古多年契,风月怀贤此夜心。惆怅送君身未达,不堪摇落听秋砧。
恰则春来春又去。凭谁说与春教住。与问坐中人。几回迎送春。明年春更好。只怕人先老。春去有来时。愿春长见伊。
一掬天和金粉腻。莲子心中,自有深深意。意密莲深秋正媚。将花寄恨无人会。桥上少年桥下水。小棹归时,不语牵红袂。浪浅荷心圆又碎。无端欲伴相思泪。
敬之敬之,天维显思。命不易哉,无曰高高在上。陟降厥士,日监在兹。维予小子,不聪敬止。日就月将,学有缉熙于光明。佛时仔肩,示我显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