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赠僧五首·清闲上人(自蜀入洛,于长寿寺说法度人)》

梓潼眷属何年别,长寿坛场近日开。
应是蜀人皆度了,法轮移向洛中来。

作者介绍

白居易,字乐天,下邽人。贞元中,擢进士第,补校书郎。元和初,对制策,入等,调盩厔尉、集贤校理,寻召为翰林学士、左拾遗,拜贊善大夫。以言事贬江州司马,徙忠州刺史。穆宗初,徵为主客郎中、知制诰,復乞外,歷杭、苏二州刺史。文宗立,以祕书监召,迁刑部侍郎。俄移病,除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拜河南尹。开成初,起为同州刺史,不拜,改太子少傅。会昌初,以刑部尚书致仕。卒赠尚书右僕射,谥曰文。自号醉吟先生,亦称香山居士。与同年元稹酬咏,号元白;与刘禹锡酬咏,号刘白。《长庆集》诗二十卷,后集诗十七卷,别集补遗二卷,今编诗三十九卷。

作品评述

《赠僧五首·清闲上人(自蜀入洛,于长寿寺说法度人)》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梓潼眷属何年别,
长寿坛场近日开。
应是蜀人皆度了,
法轮移向洛中来。

诗意:
这首诗词是白居易写给一个名叫清闲上人的僧侣的赠诗。诗人自己从蜀地(指川蜀地区)来到洛阳,来到了长寿寺,看到僧人们正在开展佛法的活动。诗词表达了蜀地的人们已经全部皈依佛教,佛法的传播已经从蜀地移至洛阳。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一个场景,展现了佛教在蜀地传播的景象。首句表达了梓潼(蜀地)的亲朋好友们不知道何年与他分别,这也暗示了诗人离开故乡的长久之久。第二句描述了长寿坛场近日开启,显示了佛教活动的喜庆场面。接着,第三句表达了蜀地的人们都皈依佛教,如法度众生,而最后一句则表明佛法已经从蜀地传至洛阳,法轮(佛法)已经移动到新的地方。

整首诗词以简短的语句勾勒出一个佛教传播的情景,展示了佛教的影响力和传承的延续。白居易以朴实的文字,表达了对佛法的肯定与赞颂,展现了他对佛教的关注和敬仰。这首诗词也可以被视为一种社会观察,反映了当时佛教在中国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

  • 《汉殿》

    鸟去云飞意不通,夜坛斜月转松风。君王寂虑无消息,却就闲人觅巨公。

  • 《读吴季野芝草篇》

    阮生存咏怀,美彼曜朱堂。一荣不复枯,五色异众芳。众芳发朝露,俄以歛夕阳。丹茎起瓦砾,又匪媚栋梁。此禀由至和,君子要有堂。

  • 《已亥杂诗 273》

    欲求缥缈反幽深,悔杀前翻拂袖心。难学冥鸿不回首,长天飞过又遗音。

  • 《六月初九日晚大雨简文显子畅》

    千里归来病作劳,偶因好雨试挥毫。凉声何止到草木,秋意直将侵鬓毛。坐念司功狂欲叫,更怀元亮卧方高。何当过我茅檐底,不独谭诗亦具醪。

  • 《游东山·松风》

    松公奋鬣如啸,终日清风飒然。佳处元非宫徵,谁能写入朱弦。

  • 《陈伯可山亭》

    梯险登霞外,乘流过竹西。寒溪随雨涨,高阁与云霁。双鹤有时舞,孤猿何处啼。清吟无尽兴,白石可留题。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