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赠日本僧智藏》

浮杯万里过沧溟,遍礼名山适性灵。
深夜降龙潭水黑,新秋放鹤野田青。
身无彼我那怀土,心会真如不读经。
为问中华学道者,几人雄猛得宁馨。

作者介绍

刘禹锡,博通子史百家,精于医,有《传信方》二卷(《宋史·艺文志》六),已佚。事见《过庭录》。

作品评述

《赠日本僧智藏》是唐代刘禹锡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浮杯万里过沧溟,
遍礼名山适性灵。
深夜降龙潭水黑,
新秋放鹤野田青。
身无彼我那怀土,
心会真如不读经。
为问中华学道者,
几人雄猛得宁馨。

诗意:
这首诗词是刘禹锡送给日本僧人智藏的作品。诗人描述了自己与僧人的不同境遇和思想观念的差异。他自比漂浮的酒杯,经过万里的大海,来到遥远的日本。他在日本参拜名山,顺应自然的灵性。深夜时分,他来到降龙潭,水面黑暗幽深。在新秋季节,他放飞鹤鸟,观赏青翠的野田景色。

诗人表达了自己身无彼我之分,不拘泥于特定的国家或土地。他认为心灵的修养不仅仅依赖于读经,而是能够真实地体悟自然和人生的真谛。

最后两句是刘禹锡对中华学道者的询问,他想知道有多少人像他一样,勇猛无畏地追求真理。

赏析:
这首诗词展现了刘禹锡的宽广胸怀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他以自然景物和个人经历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观念。诗中的浮杯、沧溟、名山、龙潭、鹤、野田等形象丰富而富有意境,通过这些景物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界和人生的独特感悟。

诗人在诗中强调了超越国家、民族的界限,以及心灵修养的内在价值。他认为人们应该超越身份认同,关注人性本质和对真理的追求。这种思想在唐代的文化交流和佛教的影响下得以形成。

整首诗词写意深远,具有启发性。它通过对自然和心灵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越国界、超越物质追求的人生观念。这种超脱世俗的思想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是颇具独特性的,展示了刘禹锡独立思考和追求真理的精神。

  • 《阳关词三首 中秋月》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 《投宿山家》

    清流抱孤村,秋意澹林木。水急衡板桥,山空响飞瀑。残叶水边黄,危峰天际矗。日暮何处归,人烟在修竹。

  • 《芗林五十咏》

    谁言玉井春,不作双井味。会有眠云客,领略两相似。

  • 《采实心竹杖寄赠李萼侍御》

    竹杖裁碧鲜,步林赏高直。实心去内矫,全节无外饰。行药聊自持,扶危资尔力。初生在榛莽,孤秀岂封殖。干雪不死枝,赠君期君识。

  • 《和梅挚北池十咏》

    池上有时钓,间忘侍從身。波平方浸月,更退閴无人。藻映鲂鱼尾,风摇独茧纶。一亭容膝地,雅饰免荒榛。

  • 《赋湖中渔翁》

    篮里无鱼欠酒钱,酒家门外系渔船。几回欲脱蓑衣当,又恐明朝是雨天。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