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赠辩才大师》

两受皇恩万虑休,浙阳高卧谢诸侯。
定回幽室苔痕老,讲彻闲庭树影秋。
天竺云泉时挂梦,梁园风景懒重游。
溪声柏子将谁说,默倚禅床自点头。

作者介绍

释智圆(九七六~一○二二),字无外,自号中庸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俗姓徐。年八岁,受具于龙兴寺。二十一岁,传天台三观于源清法师(吴遵路《闲居编》序)。居杭州孤山玛瑙院,与处士林逋爲友(《咸淳临安志》卷七○)。真宗干兴元年卒,年四十七。謚号法慧(《武林高僧事略》)。有杂着,闲居编》五十一卷,仁宗嘉祐五年刊行于世。 智圆诗,存于《闲居编》卷三七至五一。《闲居编》无单本传世,惟见《续藏经》。今录诗十五卷,即以上海涵芬楼影印日本大正《续藏经》本爲底本。

作品评述

《赠辩才大师》是宋代释智圆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一位辩才大师的境遇,表达了作者对其智慧和修行的敬重之情。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送给辩才大师

两次受到皇恩的烦扰已经结束,
他高高在浙阳安然长眠,向诸侯致谢。
他长久地固守在幽静的房间,苔痕已经斑驳老去,
他深思熟虑地讲论着,闲庭上的树影透着秋意。

天竺的云泉时常挂在他梦中,
梁园的风景他懒得再去游览。
溪水声中,柏树将谁的故事述说,
默默地倚在禅床上,他自己点头赞叹。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辩才大师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辩才大师经历了政治波折后,选择了隐居,不再追求权势和声名。他沉浸在幽静的房间中,专心思考和讲论,表现出他对智慧和修行的追求。他心境宁静,对外界的名利和物质享受不再感兴趣,对自然景物和禅修更具敏感和体味。他在梦中感受到远方的云泉,但他更倾向于自我领悟,不再追逐物质的追求。他默默地坐在禅床上,自己点头称赞,表现出对自身修行的自信和满足。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展示了辩才大师的内心世界和境遇。诗中的浙阳、幽室、闲庭等地方都带有隐居清净、宁静深思的意味。通过描写树影秋意、天竺云泉等景物,诗人营造出一种禅意和超脱尘世的氛围。辩才大师不再追逐世俗的权势和名利,而是选择了内心的宁静和修行的道路。他在禅修中寻找智慧和安宁,对自然和内心的领悟更加深刻。整首诗词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自得其乐的心态,表达了作者对辩才大师的敬佩和称赞之情。

这首诗词展示了宋代佛教士人的修行追求和禅宗的精神境界。它强调了内心的宁静和超脱,对物质追求的冷漠,以及对智慧和禅修的珍视。通过描绘辩才大师的生活状态和心境,诗人传递了一种深邃的人生哲思和追求内心自由的价值观。

  • 《谪居粮绝请学于农将田南山永言寄怀》

    谪居屡在陈,从者有愠见。山荒聊可田,钱矰还易办。夷俗多火耕,放习亦颇便。及兹春未深,数亩犹足佃。岂徒实口腹,且以理荒宴。遗穗及鸟雀,贫寡发余羡。持耒在明晨,山寒易霜霰。

  • 《二郎神(再和)》

    近时厌雨,喜午日、放开天日。不用辟兵符,从今去也,管定千祥万吉。已报甘泉新捷到,况更是、年丰堪必。任景物换来,蛙鸣蝉噪,耳边口煎唧。洋溢。尽教愿乞,兵厨闲秩。看恰好园池,随宜亭榭,人道瀛洲压一。且恁浮沈,奈何衰悴,惟怕牧之名毕。安得去,占却三神绝顶,瑞芝同

  • 《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

    一篇长恨有风情,十首秦吟近正声。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莫怪气粗言语大,新排十五卷诗成。

  • 《送太学颜明经及第东归》

    平楚干戈后,田园失耦耕。艰难登一第,离乱省诸兄。树没春江涨,人繁野渡晴。闲来思学馆,犹梦雪窗明。

  • 《读正观政要》

    拔士新丰逆旅中,怀贤鸭绿水波东。酒顷一斗鸢肩客,醋设三杯羊鼻公。

  • 《酹江月 次李寿卿侍西轩先生九日赏菊》

    暮秋天气,似堪悲、还有一般堪悦。憔悴黄花风露底,香韵自能招客。手当红牙,觞飞急羽,且为酬佳节。龙山依旧,不知谁是豪杰。我爱隐士风流,就开三径,欲往无能得。万事会须论一醉,非我非人非物。座上狂歌,尊前起舞,待向醒时说。傲霜枝在,莫教空老寒色。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