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京国旧,兴趣江湖迥。
往与惠询辈,一宿金山顶。
怀哉苦留恋,王事有朝请。
别来能几时,浮念剧含梗。
今朝忽相见,眸子清炯炯。
夜阑接软语,令人发深省,化城出天半,远色有诸岭。
白首对汀洲,犹思理烟艇。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歷签书淮南判官、知鄞县、通判舒州,召爲群牧判官。出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嘉祐三年(一○五八),入爲度支判官,献万言书极陈当世之务。六年,知制诰。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出知江宁府。寻召爲翰林学士。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復相。九年,再辞,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十年,免府任,爲集禧观使,居江宁钟山。元丰元年(一○七八),封舒国公。后改封荆。哲宗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謚文。着有《临川集》一百卷、《唐百家诗选》二十卷、《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残)。另有《王氏日录》八十卷、《字说》二十卷、《老子注》二卷、《洪范传》一卷、《论语解》十卷,与子雱合着《新经诗义》三十卷,均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王荆公安石传》。《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王安石诗,有全集本和诗集李壁注本两个系统。今以明嘉靖三十九年吉阳何氏抚州覆宋绍兴中桐庐詹大和刊《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其中诗三十七卷,第三十八卷有六首四言诗)爲底本。校以南宋龙舒刊《王文公文集》本(简称龙舒本),张元济影印季振宜旧本《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本(张氏以爲系元大德本,据今人考证,实明初刻本,简称张本),清缪氏小岯山房刊本(简称缪本),日本蓬左文库所藏朝鲜活字本(简称蓬左本)。校本多出底本的诗,以及从他书辑得的集外诗,分别编爲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卷,各本多有与他人诗集互见或误收的诗,前人已多有指明。爲谨慎计,凡本集各本已收的诗,仍全部收入,在诗题下加注或加按说明;《瀛奎律髓》误收的他人诗,入存目。
诗词《赠宝觉》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大师京国旧,
兴趣江湖迥。
往与惠询辈,
一宿金山顶。
怀哉苦留恋,
王事有朝请。
别来能几时,
浮念剧含梗。
今朝忽相见,
眸子清炯炯。
夜阑接软语,
令人发深省。
化城出天半,
远色有诸岭。
白首对汀洲,
犹思理烟艇。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王安石对朋友宝觉的思念之情。诗人回忆起与宝觉在京城的往事,但如今他们各自在江湖中追求自己的兴趣,彼此之间的距离变得遥远。诗人内心充满了对友情的思念和留恋,希望有朝一日能与宝觉再次相聚。然而,时光荏苒,不知道何时才能再次相见,内心的牵挂和思绪却越发浓烈。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对友情的深深思念。诗中的描写虽然简短,但却能唤起读者对友情的共鸣和对生活的深思。诗人通过对过往与友人的回忆,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相聚的期盼。诗中运用了一些意象描写,如金山顶、诸岭、汀洲等,增添了诗意的层次感和情感的张力。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让人在阅读中感受到友情的温暖和珍贵。
彝尊鬯酒,庆佑遂行。介以纯嘏,允答明诚。
聊为汤饼会亲宾,岂敢夸张堕张麟。汝若上扳曾大父,翁堪下见我先人。善和书即传家宝,儒行篇方聘度珍。莫遣父兄被嗤笑,金根谬改作金银。
城分流水郭连山,拂露开怀一解颜。令尹关中仙史会,河阳县里玉人闲。共怜秋隼惊飞至,久想云鸿待侣还。莫恨殷勤留此地,东崖桂树昔同攀。
炎蒸官屋如樊笼,安得雪嚼郎官红。海山仙人隔千里,忽到眼中宗派同。
功名碎啄与时同,譬似青天白日中。不觉片云随雨雹,适从何处运神通。
覆之茅三重,树以不加斲。野息若规模,规模如是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