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日付悠悠,年华逝不留。
风声送残暑,云色淡新秋。
吾道倘有待,穷通宁遽忧。
朝来望清颍,一雁下汀洲。
张耒(一○五四~一一一四),字文潜,人称宛丘先生,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生长于楚州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南)。爲诗文服膺苏轼,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授临淮主簿。元丰元年(一○七八),爲寿安尉。七年,迁咸平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以太学录召试馆职,歷秘书丞、着作郎、史馆检讨。元祐末,擢起居舍人。哲宗亲政,以直龙图阁学士出知润州,未几,改宣州。绍圣三年(一○九六),管勾明道宫。四年,坐党籍落职,谪监黄州酒税。元符二年(一○九九),改监復州酒税。徽宗即位,起通判黄州,迁知兖州,召爲太常少卿,出知颍州、汝州。崇宁元年(一一○二),因党论復起,贬房州别驾,黄州安置。五年,归淮阴。大观二年(一一○八)居陈州,政和四年卒,年六十一。有《柯山集》五十卷(另有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张右史文集》六十卷,《宛丘先生文集》七十六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张耒诗,前二十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柯山集》爲底本;第二十六卷至三十一卷以清光绪广东广雅书局重印武英殿聚珍版《柯山集》附录“拾遗”(陆心源辑)、“续拾遗”爲底本。参校明小草斋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草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康熙吕无隠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吕本,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旧钞本《张右史文集》(简称丛刊本)、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田毓璠校勘重印粤本《柯山集》(简称田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十二、三十三卷。
《早秋感怀》是宋代诗人张耒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永日付悠悠,
年华逝不留。
风声送残暑,
云色淡新秋。
吾道倘有待,
穷通宁遽忧。
朝来望清颍,
一雁下汀洲。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早秋时节的感怀之情。诗人感叹时间的流逝,人生如水一般不停地流逝,不会停留。风声传来,送走了残余的暑气,天空的云彩也逐渐淡化,宣告着新秋的到来。作者思考自己的人生道路,如果还有未完成的事情,无论是贫困还是富贵都不会使他过于忧虑。早晨,他站在望清颍的地方,看到一只雁飞下到汀洲。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和人生的思考。诗中的气氛清幽悠远,展现了早秋的宁静和凉爽。诗人通过描绘风声送走残暑,云色淡化,以及一只雁的飞过,展示了季节的变迁和生命的流转。诗人以此引发了对人生的思考,认为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都不能过分担忧,而是要静心等待自己的命运。望清颍和一只雁的描绘,增添了诗词的意境和趣味。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人生的深沉思索,展示了宋代诗人独特的感慨和哲理意味。它揭示了人们对时间流逝和生命的无可奈何,呈现了生命的脆弱与短暂。同时,诗中表达了对自然的观察和对人生境遇的超然心态,传达了一种豁达和宁静的情绪。这首诗词在简洁中蕴含着深邃的意境,给人以思考和启迪。
缥渺层峦出画阑,半空长锁白云閒。一弓斜折蜀江水,八字平分汉渚山。眼入中原鸿去迥,手摩华表鹤飞还。好天谁遣成南北,遗限悠悠落照间。
金线比方浑未尽,玉函收录尚多遗。盈盈蜂蝶菩提叶,袅袅蜻蜓菡萏枝。寒女有针缝不得,山人无衮补何为。芝茎底事生庭砌,莼叶胡为上井湄。剪彩不香难作实,垂丝著石便生儿。莫轻小草沿幽僻,也有凌霜傲雪姿。
人生笑口苦难开,故事当修戏马台。已许为君拼一醉,何妨今日且衔杯。
莫问西临统万城,书签月色落南荣。远天雁去惊幽梦,近体诗来慰老情。筹笔阵寒徒许国,题鞭句险政伤生。敢寻五世蓬莱路,异姓王孙尚避名。
去岁从游泛绿波,西湖今日又新荷。生来长是欢悰少,老去更堪离别多。客里送君留不住,尊前为我饮无何。休休万事付一醉,为报骊驹未要歌。
金秋行令,恰清晨、白露初交中节。勿怪西窗传好事,生个他年英杰。吉梦既符,知如徐子,冰玉为神骨。吾家有庆,阶兰喜又新发。如今早已生男,清樽华宴,且好延佳客。更自承师勤问道,门外不妨立雪。抗志云霄,留心简册,听我叮咛说。駸駸月殿,桂枝取次高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