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光苒苒暗推移,坐惜流年感旧期。
独听早蝉秋色里,潘安初见二毛时。
寇准(九六二~一○二三),字平仲,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太宗太平兴国五年(九八○)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县,移大名府成安县。累迁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淳化二年(九九一),拜左谏议大夫,枢密副使,改同知枢密院事。四年,罢知青州。五年,拜参知政事。至道二年(九九六),罢知邓州。真宗即位,迁工部侍郎,权知开封府。咸平六年(一○○三),迁兵部侍郎,爲三司使。景德元年(一○○四),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同年冬,契丹攻宋,准力谏真宗亲征,至澶州(今河南濮阳),迫成和议,是爲“澶渊之盟”。三年罢相,爲刑部尚书,知陕州。后迁兵部尚书,入判都省。大中祥符七年(一○一四),復拜同平章事、枢密使。八年罢。天禧三年(一○一九),又授同平章事,充景灵宫使。四年六月,坐与周怀政谋请太子监国、禁皇后预政、奉真宗爲太上皇事,罢相,封莱国公,寻贬道州司马。干兴元年(一○二二),再贬雷州司户参军。仁宗天圣元年,以疾卒于雷州,年六十二。后十一年,诏復太子太傅,赠中书令、莱国公,又赐謚忠愍。有《忠愍公诗集》三卷,集前附有孙汴所撰神道碑。《宋史》卷二八一有传。 寇准诗,以《四部丛刊》三编影印明嘉靖间蒋鏊刻《忠愍公诗集》三卷本爲底本。校以清康熙间吴调元辨义堂刊《寇忠愍公诗集》三卷本(简称吴本),清初《两宋名贤小集》钞本所收《寇莱公集》七卷本(简称集本)。採录清鲍廷博校记(简称鲍校)、劳权校记(简称劳校)、近人傅增湘校记(简称傅校)、张元济校记(简称张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彭元瑞知圣道斋钞本、李文田跋钞本,俱系出自蒋本、吴本,然四库本补了各本残缺的文字,少数异文有参考价值,故亦出校记注明。另辑得集外诗十五首,编爲卷四。《宋诗纪事》所收《春恨》一首,系唐人来鹄所作,今归诸附录。
《早秋二绝》是宋代文学家寇准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年光苒苒暗推移,
坐惜流年感旧期。
独听早蝉秋色里,
潘安初见二毛时。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早秋时节的景象和思考。岁月飞逝,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悄然流转,作者坐着静静地回忆往事,感叹时光的流逝。他独自一人聆听着早秋时蝉鸣的声音,回忆起类似潘安初次见到二毛的纯真时刻。
赏析:
1. 描绘秋天氛围:诗中的"早秋"为整首诗的背景,给人一种淡淡的凉意。这里提到了"早蝉秋色",蝉鸣是秋天的常见声音,也是秋天的代表之一,展现了秋天的宁静和独特的气息。
2. 时光流转:诗的前两句表达了岁月的推移和时光的流逝,"年光苒苒暗推移"形象地描绘了时间在悄无声息中逝去的感觉。"坐惜流年感旧期"表达了作者坐下来静静地怀念往事,感叹时光的流逝。
3. 个人情感:诗的最后两句提到了潘安初次见到二毛的时刻。潘安是南朝宋时期的画家,二毛是潘安的学生。这句话借用了潘安初次见到二毛时的纯真心情,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珍惜。
整首诗通过对早秋景色和个人情感的描绘,表达了时光流逝、岁月更迭的主题,同时也传达了作者对逝去时光和美好回忆的思念之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独特的情感表达,寇准将读者带入了一个静谧而怀旧的秋日场景中。
一食复何如,寻山无定居。相逢新夏满,不见半年馀。听话龙潭雪,休传鸟道书。别来还似旧,白发日高梳。
燕子欲归时节,高楼昨夜西风。求得人间成小会,试把金尊傍菊丛。歌长粉面红。斜日更穿帘幕,微凉渐入梧桐。多少襟情言不尽,写向蛮笺曲调中。此情千万重。
落日霞消一缕。素月棱棱微吐。何处夜归人,呕嗄几声柔橹。归去。归去。家在烟波深处。
一片南云,定知来做巫山雨。歌声才度。只向风中住。恼乱襄王,无限牵情处。长天暮。又还飞去。目断阳台路。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今朝试卷孤蓬看?依旧青山绿水多。
云南更有溪,丹砾尽无泥。药有巴賨卖,枝多越鸟啼。夜清先月午,秋近少岚迷。若得山颜住,芝zC手自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