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吸尽西江水,子细思量未足奇。
身含无尽之虚空,个事元来非拟议。
非心非佛又较些,即心即佛犹寐语。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赞三十六祖颂》是宋代释印肃所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一口吸尽西江水,
子细思量未足奇。
身含无尽之虚空,
个事元来非拟议。
非心非佛又较些,
即心即佛犹寐语。
诗意:
这首诗词以咏史篇的形式,赞颂了佛教三十六祖的伟大境界和智慧。诗中表达了三十六祖的境界超越凡夫俗子,以及他们所体悟到的禅宗要义。
赏析:
这首诗词的诗意深邃,通过简练的语言,展示了佛教禅宗的核心思想。诗的开头以一口吸尽西江水来形容三十六祖的境界,表达了他们的深厚修行和悟性。接着,诗人表示思量三十六祖的伟大事迹和智慧,仍然觉得不足以表达其奇妙之处。
下一句中,诗人使用了"身含无尽之虚空"的意象,表达了三十六祖的内心空灵、超脱尘俗的状态。他们的存在超越了个人的身心,融入了广大的宇宙虚空之中。
接着,诗人指出三十六祖的境界超越了一般人的理解,无法用常规的思维方式加以评判。他们所体现的境界超越了心与佛的二分,表达了他们对禅宗境界的独特理解。
最后一句"即心即佛犹寐语"则表达了三十六祖的智慧超越了言语的表达,就像是心与佛在沉睡中默默交流。这句话也是对三十六祖境界的赞叹和颂扬。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佛教禅宗的深邃境界,表达了对三十六祖智慧的赞美,同时也启迪了读者对禅宗思想的思考和领悟。
古县周遭临水涯,中有胜地藏幽奇。向来墨绶不领略,付与渔樵轻弃遗。我乘苍螭上其顶,凭高小筑诛茅茨。未能隐去学鲁山,且可寻幽如退之。炊烟百堵共一市,民气稍稍春台熙。至尊岂为茧丝计,老令恨无桃李蹊。解衣一浣三年缁,微风碾碎青琉璃。鱼龙悲啸吹白浪,烟霭吐吞蒙翠微。
客心凛凛怯寒冰,拥褐无言夜漏深。河伯似知归意速,风号西北故相禁。春来归梦剧飞凫,夜半流澌拥舳舻。似胜去年彭蠡口,雪封庐岳浪翻湖。朝来县令借长船,仍遣千夫上下牵。不惜琼瑶分众手,贪看雪片满河壖。轻纨破碎佩环流,颠倒锵鸣乱触舟。解绋投篙曾不顾,不知何处拥汀洲。
秋气平分夜,深阴乍散天。窥林初淡薄,照席忽孤圆。冷入诗毫健,光浮醉弁偏。嘉宾勿轻去,桂影正娟娟。
我访故人不待招,沧江谓广才容舠。离城五点寒更急,著岸两竿晴日高。别来书尺正坐嬾,老去鞍马何堪劳。明年淮上更携手,醉步卧虹千丈桥。
好是仲春渐暖,那堪寒食清明。万叠云山耸翠,一天风月为邻。在处华红柳绿,湖天浪稳风平。山禽枝上语谆谆,再三琐琐碎碎,嘱付叮叮咛咛。
兔丝附青松,松高丝亦长。何意秋风来,委蔓随飞霜。海行无信风,春行无信时。瑶轸曾误人,勿复欺新知。事君以红颜,欺我以白头。有夫莫令客,客心不可柔。